單項選擇題在道德教育方面,西塞羅提出了的教育主張。()

A.德行重于智慧
B.“人道”
C.美德在于實踐
D.自制是德行的基礎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西塞羅認為合格的雄辯家應當符合很多條件,以下哪一點不包含在這些條件內()

A.雄辯家要宣傳正義,因而一定意義上,德行比才能更重要
B.雄辯家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
C.雄辯家應當具備修辭方面的特殊修養(yǎng)
D.雄辯家要有優(yōu)雅的舉止風度

2.單項選擇題以下幾個人物,哪一個不是古羅馬的教育家()

A.昆體良
B.西塞羅
C.狄德羅
D.奧古斯丁

3.單項選擇題堂區(qū)學校的性質是()

A.古羅馬國立修辭學校
B.基督教教會學校
C.中世紀世俗學校
D.培養(yǎng)演說家的雄辯術學校

4.單項選擇題古羅馬加強國家對教育的監(jiān)督和控制是在哪個時期()

A.王政時期
B.共和早期
C.共和晚期
D.帝國時期

5.單項選擇題古羅馬共和時期的教育主要是,以培養(yǎng)為最高目標。()

A.家庭教育農民
B.私立教育國家公民
C.國立教育官吏和順民
D.私立教育演說家

最新試題

()的出臺,標志著日本教育從此前的“寬松教育”向“扎實學力教育”的轉向,代表了未來日本基礎教育的整體走向。

題型:單項選擇題

贊科夫的“促進一般發(fā)展”的教學理念直接有助于促進蘇聯(lián)()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83年,美國中小學教育質量調查委員會提出《國家處在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的報告,這個報告也是美國戰(zhàn)后第三次課程改革的開端,但該運動也引起了一些新的問題,其中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不屬于20世紀50—60年代日本教育改革特征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正式把確立全國性中小學課程標準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每州的教改計劃都要包括課程內容標準的建立內容?!边@一規(guī)定出自美國的()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50—60年代,日本出現(xiàn)了“應試教育”占統(tǒng)治地位,人們抱怨學校是“考試地獄”的問題,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進行了一系列“寬松教育”的改革。以下不屬于“寬松教育”改革特點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80年代中期,日本教育領域出現(xiàn)了“教育荒廢”現(xiàn)象,表現(xiàn)為兒童惡作劇、逃學、行為不良、校內暴力、家庭暴力,以及由于激烈的考試競爭,出現(xiàn)所謂問題教師,學校出現(xiàn)大量的體罰和變相體罰。為解決這一問題,日本政府出臺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教育家中,不具有集體主義教育思想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西爾伯曼在1970年發(fā)表的《教室里的危機》一書中說:“改革派學者忽視了以往的經(jīng)驗,特別是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教育改革的經(jīng)驗。他們不理解他們所涉及的問題幾乎都曾被他早已闡述過了;也不知道他們想搞的工作,都曾被他早就闡述過和搞過了。”這里的他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

為了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并解決教育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1931年蘇聯(lián)通過了《關于小學和中學的決定》。它成為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國民教育的綱領性文件。對于這個文件評價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