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第2s內和第3s內速度方向相反
B.第2s內和第3s內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第3s內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D.第5s內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反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在研究下述運動時,能把物體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火車從南京到上海運行需要的時間
B.研究一端固定可繞該端轉動的木桿的運動時,此桿可作為質點來處理
C.研究跳水運動員跳水過程中身體各部位姿勢
D.研究一列火車通過九江大橋所需的時間

2.單項選擇題以下生活中所說“時間”一詞就是我們物理學中的時間間隔的是()

A.你第三節(jié)課什么時間開始上
B.你什么時間到了南昌
C.昨晚我用了100分鐘的時間完成了一張物理試卷
D.今晚贛州到北京西的火車什么時間出發(fā)

4.單項選擇題從同一高度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拋出兩個質量不同的石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初速度大的先落地
B.質量大的先落地
C.兩個石子同時落地
D.無法判斷

最新試題

如圖所示,光滑斜面的傾角為θ,質量為m的物體在平行于斜面的輕質彈簧作用下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彈簧的彈力大小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面是某老師在初中物理“牛頓第二定律”一課的教學片段。師: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是什么?生:物體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師:嗯,很好。那如果所受的作用力為零呢?生:那就成了牛頓第一定律了。師:嗯,不錯。牛頓第一定律是牛頓第二定律的特殊情形。它描述了物體不受力時的運動狀態(tài)。問題:(1)指出該教師的不足之處。(2)設計一個教學片段改正教師的問題。

題型:問答題

案例:在初中物理課上,李老師講授摩擦力這節(jié)課的一個教學片段如下。李老師:同學們,大家都玩過滑冰吧,你們是不是發(fā)現(xiàn)在普通的柏油路上要比在冰上行走要容易的多,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甲同學:冰上的摩擦力太小,不利于行走。李老師:很好!請坐。乙同學小聲說:那為什么穿上溜冰鞋就走得很快,那不是摩擦力更小了嗎?李老師:好好聽課,不要起哄!我們今天就來學習摩擦力。問題:(1)指出上面教學片段中,教師教學行為存在的問題,并說明理由。(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中存在的問題,給出改進后的教學思路。

題型:問答題

河寬425m,船在靜水中速度為5m/s,水流速度是3m/s,則船過河的最短時間()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一小球自地面上方某高度處自由下落,測得小球在最后1s內的位移是35m,不計空氣阻力,g取10m/s2,則()

題型:單項選擇題

案例:下面是某教師在“壓強”一課中講授影響壓強的因素時的一個教學片段。教師做了一個小的演示實驗,如圖用同樣大小的力壓氣球,與手掌接觸的那部分氣球的形變較小,而手指頂著的那部分形變明顯;用力越大,形變越明顯,力作用的效果不同。教師:壓力作用的效果跟什么固素有關?同學甲: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教師:很好,其他同學有不同意見嗎?同學乙:與被接觸物體的材料、硬度有關。教師:為什么有這種想法呢?同學乙:如果這個氣球是用鐵皮做成的,我們不管怎么按都不會發(fā)生變化。教師:甲同學,你說說。同學甲:乙同學的觀點不對,因為他的說法與書上說的不一樣。書上的觀點就是和壓力大小及受力面積有關。教師:甲同學說的對,壓強就是和壓力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大家一定要記住,這是考試經常考的。問題:(1)請對上述教學片段進行評價。(2)針對上述教學片段存在的問題,設計一個教學片段,幫助學生學習。

題型:問答題

某同學設計了一種實驗方案:方案:(1)用調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量m1;(2)向燒杯中倒入一些食用油,測出它們的總質量m2,則這些食用油的質量為m2-m1;(3)再將燒杯中的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測出食用油的體積V;(4)計算出食用油的密度ρ。問題:(1)指出該方案的不足之處。(2)設計教學片段幫助學生改進實驗。

題型:問答題

某物體沿一直線運動,其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情況的物體,不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關于靜摩擦力的說法下列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