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因稅款不是劃到本人賬戶,蔣某不構成犯罪
B.構成貪污罪,但未使用,應當認定為未遂
C.構成貪污罪且既遂
D.如果侵占的手段行為構成其他犯罪,應當數罪并罰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李某的行為構成對單位行賄罪
B.該區(qū)工商管理分局構成單位受賄罪
C.犯單位受賄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D.對單位行賄罪的犯罪主體也可以是單位,但是對單位行賄的單位應當是國有或者集體所有制形式的單位
A.沈某的訴訟代理活動是一種執(zhí)行職務的行為,是公務活動
B.沈某收受對方當事人5萬元感謝費的行為,構成受賄罪
C.沈某幫助對方當事人偽造證據,造成原有的借貸法律關系發(fā)生改變,構成幫助偽造證據罪
D.對沈某的行為應當以受賄罪和幫助偽造證據罪數罪并罰
甲系某國有公司經理,生意人乙見甲掌管巨額資金,就以小恩小惠拉攏甲。后乙以做生意需要資金為由,勸誘甲出借公款,并與甲共同策劃了挪用的方式,還送給甲好處費5萬元。甲未經公司董事會決定就將100萬元資金借給乙。乙得到巨款以后,告知銀行職員丙該款的真實來源,丙為乙提供資金賬戶,乙隨時提款用于販賣毒品。在甲的催促下,一年后,乙歸還30萬元,后來就拒絕和甲見面。甲見追回剩余的70萬元無望,就攜帶乙歸還的30萬元潛逃。
甲半年內就將30萬元揮霍一空,走投無路后向司法機關投案,并交代了借公款給乙、接受乙賄賂和攜款潛逃的事實,并提供線索協助司法機關將乙捉拿歸案。乙到案后主動交代了行賄和司法機關尚未掌握的販賣毒品的犯罪事實。關于甲的犯罪行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將公款挪用給乙使用的行為屬于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活動
B.甲攜帶30萬元公款潛逃的行為構成貪污罪
C.甲不知道乙將公款用于犯罪活動,所以甲乙不構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
D.對甲的行為應以挪用公款罪、貪污罪、受賄罪實行數罪并罰
最新試題
劉某、陸某和劉某某的行為應如何定性處理,并說明理由。
程某系政府公務員,負責采購政府的各種用品。每次采購時,供貨商都會給程某"折扣"、"回扣"或者"手續(xù)費",程某沒有將這些款項入賬,并對單位隱瞞事實。程某的行為如何評價:()
蔣某系某市國稅局財務科的副科長,2008年利用經手管理該市稅收統(tǒng)計的工作之計,采取不入賬、少入賬、修改財務會計報表等手段,從中截留國家稅款50萬元,將這些款項劃到家人的銀行賬戶,未使用便被檢察機關逮捕。對于蔣某行為評價正確的是:()
關于挪用公款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李某在當地是有名的惡霸,為壟斷附近區(qū)域的煙酒生意,其為某區(qū)工商管理分局購買了轎車兩輛,空調24臺,在以后的工商檢查中,該區(qū)工商管理分局對李某多有照顧,致使李某得以逃避各項工商管理款項計214萬元。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劉某同時在某地開了6間火鍋城,自知相關經營許可證件不齊,但為了不影響經營,便給該地工商管理分局購買了五部轎車作為該單位公車,并購置了全新的空調20臺,希望該局對其檢查時多多關照,果然工商管理分局從來沒有過問經營資格的事宜。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1997年至2000年,陳某在擔任海關關長期間,為支持某滌綸公司的發(fā)展,多次批準該公司利用其自備碼頭走私進口原材料及設備,使該公司節(jié)省了大量的運輸費用和通關時間,并逃避國家稅收計120萬元。該公司總經理廖某為感謝陳某的幫忙,多次送給陳某財物,共計39萬元。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沈某系武漢某國有鋼鐵公司法律顧問處的工作人員,2008年2月,沈某受該國有鋼鐵公司指派擔任非國有公司(中鋼物貿有限責任公司)的訴訟代理人。在代理活動中,沈某與對方當事人勾結,偷蓋中鋼物貿有限公司的印章,致使原有的借貸法律關系發(fā)生改變。事后,沈某收受對方當事人給的感謝費人民幣5萬元。下列選項分析正確的是:()
黃某,系某鎮(zhèn)黨委副書記,分管土地作。1999年至2000年問,某鎮(zhèn)土地管理所私自設立"小金庫",以虛假餐費發(fā)票等名義套取或直接截留資金36萬多元。黃某授意某鎮(zhèn)土地管理所所長陳某、副所長李某將錢分掉。在黃某的主持下,土地管理所領導班子研究決定以發(fā)年終獎金、加班費等名義將錢分給全所職工,并由所長陳某、副所長李某制作分款清單,經黃某在清單上簽字同意將"小金庫"資金24萬元發(fā)放給全所職工,黃某個人分得21000多元。關于本案各人的行為定性,正確的是:()
關于私分國有資產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