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xiàng)選擇題夏朝從禹起,共傳十四世,十七個(gè)王。少康是夏朝的第六位王,約在公元前2015年即位;后發(fā)是夏朝的第十六位王,約在公元前1774年即位。上面引文中的“方夷”、“諸夷”都是夏王朝四周的部族。從以下《竹書紀(jì)年》中記載的文字來看,似乎自少康至后發(fā)的兩百多年間,夏王朝和周邊部族的音樂文化交流一直沒有間斷過。下列與之相符的是()。

A.“開上三嬪于天,得《九辯》與《九歌》以下。此大穆之野,高二千仞,開焉得始歌《九招》?!?br/>B.“少康即位,方夷來賓,獻(xiàn)其樂舞?!?br/>C.“后發(fā)即位,元年,諸夷賓于王門再保庸會(huì)于上池,諸夷入舞?!?br/>D.“于是命皋陶作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p>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多項(xiàng)選擇題下列幾段文字,哪些都是出自于《尚書》?()

A.“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br/>B.“時(shí)日曷喪,予及汝偕亡!”
C.“候人兮猗。”
D.“擊石拊石,百獸率舞”

5.多項(xiàng)選擇題下列哪幾段文字是《禮記·樂記》中關(guān)于音樂源于人類情感的內(nèi)容?()

A.“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dòng),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dòng),故形于聲。聲相應(yīng),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比音而樂之,及干戚羽旄,謂之樂?!?br/>B.“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咩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動(dòng)。”
C.“金石絲竹,樂之器也。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dòng)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樂器從之?!?br/>D.“帝堯立,乃命質(zhì)為樂。質(zhì)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歌,乃以麋??置缶而鼓之。乃拊石擊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普?!?/p>

最新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