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十分重視青少年的養(yǎng)成教育,強調“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過設置“道德訓練教室”,對學生進行行為規(guī)范的訓練。僅禮節(jié)教育方面就具體包括:
(1)個人生活禮節(jié),如坐、立、走的姿勢,與人談話時的語調、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遞物品時的舉止;
(2)家庭生活禮節(jié),如對父母長輩、兄弟姐妹、親戚鄰里的禮節(jié);
(3)學校生活禮節(jié),如對老師、前輩、同窗的禮節(jié),上學、放學時的見面禮、告別禮;
(4)社會生活的禮節(jié),如在社會交往中的鞠躬禮、舉手禮、注目禮、對拜禮以及各種稱謂;
(5)國家生活禮節(jié),如國旗、國歌的禮節(jié)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教育者對受教育者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影響,培養(yǎng)他們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活動,叫()。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反映了德育的()原則。
我國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每到冬天,廖兵同學早上就遲遲不肯起床,導致經(jīng)常遲到,他也意識到自己應該早起,但還是忍不住賴床。為改掉廖兵的不良習慣,班主任趙老師可以加強其()的訓練。
某學生在公交車上想給老人讓座,但一想到自己需要坐十多站,書包又重,內心非常糾結,一番猶豫后,他覺得自己應該克服困難,去幫助有需要的人。這一過程主要體現(xiàn)了該學生的()。
一學生決心改掉遲到的毛病,遵守學校紀律,可冬天一到,他遲遲不肯起床,結果又遲到了。對該生的教育應該培養(yǎng)其()。
中學生小輝因害怕被教師批評而遵守上課紀律。根據(jù)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fā)展階段理論,小輝的道德發(fā)展處于哪個階段?()
關于原始社會德育特點的敘述,錯誤的是()。
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huán)節(jié)中,()是動力。
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轉變。這種德育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