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陰離子氟
B.化學趨化因子
C.補體C5a
D.LTB4
E.佛波酯(PMA)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為一組較多見的遺傳性性疾病,由溶酶體中參與類脂代謝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B.為一組較多見的繼發(fā)性性疾病,由溶酶體中參與類脂代謝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C.為一組較罕見的繼發(fā)性性疾病,由溶酶體中參與類脂代謝的酶不同程度增多引起
D.為一組較罕見的遺傳性性疾病,由溶酶體中參與類脂代謝的酶不同程度增多引起
E.為一組較罕見的遺傳性性疾病,由溶酶體中參與類脂代謝的酶不同程度缺乏引起
A.細菌感染
B.大面積燒傷
C.惡性腫瘤
D.寄生蟲病
E.病毒感染
A.結核病
B.轉移性癌
C.甲狀腺癌
D.惡性淋巴瘤
E.惡性組織細胞病
A.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伴自身免疫性溶血
B.惡性淋巴瘤伴自身免疫性溶血
C.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D.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E.溶血性貧血伴淋巴細胞性類白血病反應
A.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1型
B.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2型
C.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3型
D.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4型
E.急性髓細胞自血病M5型
最新試題
根據(jù)以上病例,該患兒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女性,8歲,發(fā)熱5天,并有咽喉痛,最近兩、三天皮膚有皮疹。體檢:頸部淋巴結腫大,肝肋下1cm,脾肋下未觸及。入院時血常規(guī)結果為:血紅蛋白量130g/L:白細胞數(shù)15×109/L,血小板數(shù)207×109/L。血涂片分類:中性成熟粒細胞20%、淋巴細胞77%(其中異型淋巴細胞為20%)、嗜酸性粒細胞1%、單核細胞2%。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為2.7:1,粒紅系細胞比例及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巨核細胞增生,血小板易見,偶見異型淋巴細胞,未見其他明顯異常細胞。試分析該病案。
者,男,54歲。因高熱、消瘦1個月,伴身目黃染、乏力10天入院。體格檢查:T39℃,R24次/分,P100次/分,Bp12/8kPa。貧血貌,急性病面容,全身淺表淋巴結無腫大,肝肋下2cm,脾肋下2cm,無胸骨壓痛。實驗室檢查:WBC1.2×10/L,N59%,L41%,Hb78g/L,PLT32×10/L,RetO.2%。尿、糞常規(guī)正常。腎功能正常。肝功能:ALT250U/L,AST238U/L,LDH1300U/L,ALB30g/L,TP72g/L,乙肝兩對半陰性。4次血培養(yǎng)均陰性,血找瘧原蟲3次均陰性,肥達反應、外斐反應均陰性。血免疫球蛋白正常。ENA全套陰性。骨髓:有核細胞增生活躍,粒系20%,紅系13.5%,淋巴細胞45.5%,組織細胞22%,其中異常組織細胞6%,該類細胞大小不等,核不規(guī)則,漿嗜堿,無顆粒,核仁1~3個不等,POX陰性,NAE陰性,NAP積分為45分。全片未見巨核細胞,血小板罕見。第二次復查骨髓,見異常組織細胞22%,形態(tài)同前。B超顯示:雙腎無異常,肝大,脾大,少量腹腔積液??股刂委煙o效。試分析該病案。
漿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的臨床特征有()
B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下列何種核型的AML對治療反應良好,緩解期較長()
女,30歲,主訴腹部不舒服,近來加重。查體: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規(guī)檢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類:未見明顯異常細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態(tài)特殊的細胞,其胞體50~80μm。胞質豐富,其中含有許多空泡,核較小,染色質疏松,核仁未見。SBB及PAS染色呈陽性,POX及ACP染色陰性。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試分析該病案。
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
流式細胞儀可以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