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經典詠流傳》的主題閱讀
【材料一】《經典詠流傳》是中央電視臺2018年推出的一檔大型文化節(jié)目,由撒貝寧擔任主持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康震、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著名主持人曾寶儀、著名音樂人庾澄慶共同組成鑒賞團,從文學、音樂、情感等多個角度深度剖析,共同為觀眾解讀經典背后的文化內涵。成龍、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鳳凰傳奇、譚維維等近百位經典傳唱人用流行傳唱經典。
【材料二】節(jié)目總策劃許文廣指出:“我們一直在尋找央視文化節(jié)目新的突破,這種突破不只在于電視節(jié)目形式的創(chuàng)新,更重要的是節(jié)目立意的創(chuàng)新。”《經典詠流傳》拋棄了音樂節(jié)目的競演模式和文化節(jié)目的答題模式,重新研發(fā)出一種“輕賽制、重傳播”的架構,核心訴求緊緊圍繞古典詩詞的旋律新編、歌曲演繹、大眾傳播,強化時代性和時尚感,從而讓主流的經典再次成為流行的先鋒。同時,節(jié)目還引入微信“搖一搖”互動模式,觀眾在收看的同時達成分享,發(fā)酵和引爆二次傳播?!鞍兹詹坏教帲啻呵∽詠?。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鼻宕娙嗽兜囊皇壮良帕私?00年的詩,通過支教老師梁俊和山區(qū)孩子“純凈到讓人心疼”的演唱,一夜之間刷屏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圈粉無數。
【材料三】康震在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詩言志,歌詠言,古人和詩以歌,造就了一首又一首傳唱至今的經典。但是經典怎么樣才能流行呢?《經典詠流傳》旨在‘再造當下的流行和未來的經典’,將文學性和音樂性合二為一,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和傳承上升到全民參與的高度。時代在變,潮流在變,但經典文化的‘共同情感’從未改變。伴著優(yōu)美的旋律重溫這些動人的文字,我們仍能感受到我們的先祖對美好的追求、對生命的感悟?!碑敶骷伊簳月曇脖硎荆?jié)目在未來的影響,會激活古典詩詞,“讓我們的孩子們既唱了歌,同時又熟悉了古典詩詞,這個意義非常之大”。
【材料四】《經典詠流傳》走紅后,不少家長給孩子購買古詩詞方面的書籍,但也有批評的聲音說這是盲目“跟風”。對此,多次擔任《中國詩詞大會》嘉賓評委的蒙曼老師認為,先不妨有一個浪潮存在,然后再推動建構。家長可以把書、音頻、視頻放在那兒,孩子只要表現出興趣,就贊美或提點他,但不必強求每個孩子都必須喜歡。家長要忌市井氣。家長表現出興趣,對孩子是最好的引導。
A.經典傳唱人中,不僅有成龍、楊洪基、王力宏、王俊凱等名人,也有普通人。
B.一首沉寂了近300年的詩重新煥發(fā)出生命活力,與社交媒體的推動不無關系。
C.康震認為,經典要流行,應將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上升到全民參與的高度上來。
D.針對家長給孩子買古詩詞方面的書籍這一盲目的“跟風”行為,蒙曼提出了批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人們從《論語》中學得智慧的(),從《史記》中學得嚴肅的歷史(),從《正氣歌》學得人格的()。
乾隆時期,工匠們造了一個兩層樓高的紫檀大鐘,乾隆知道后為什么大發(fā)雷霆?
下列的兩個句子分別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何作用?(1)橋長265米,由11個半圓形的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2)這些石刻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tài)萬狀,惟妙惟肖。
紫檀有哪些特性?(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回答)
“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保ā逗商猎律罚┻@里荷葉給人的感受是()。
下列對“真性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閱讀文章《母親的心》①~④段,說說母親冒著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現在科學發(fā)達,使荔枝北移,將來也許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保ā赌现萘吕笾Φぁ罚@句話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
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說明方法(只要寫一種說明方法)①紫植長大了以后,90%以上內心都是空的,所以常常不出材料。②比如我們家里的木門木窗,有時候打不開,關不上,這都是變形造成的,但紫檀的變形率卻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