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無隱患管理理論
B.風險辯識理論
C.風險評價理論
D.FTA故障樹分析理論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風險辨識
B.風險估計
C.風險評價
D.風險衡量
A.潛在危險性
B.存在條件
C.觸發(fā)條件
D.人的安全化條件
A.物體打擊
B.機械傷害
C.觸電
D.中毒窒息
A.消除危險
B.防護危險
C.隔離危險
D.保留危險
A.技術控制
B.人行為控制
C.管理控制
D.環(huán)境控制
最新試題
發(fā)生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取值6為(),3為()。
廠級管理者監(jiān)管區(qū)域內(nèi)()風險;作業(yè)長、車間主任、班組長監(jiān)管區(qū)域內(nèi)()風險;崗位職工管控本崗位所有風險,也是制定各級隱患排查責任范圍的()。
發(fā)生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可取值();作業(yè)者在危險環(huán)境中的狀況(E)可取值();事故的可能后果(C)可取值()。
《生產(chǎn)過程危險和有害因素分類與代碼》(GB/T13861-2009)將危險有害因素分為()大類,分別是(),等同于第二類危險源。
《企業(yè)職工傷亡事故分類標準(GB6441-1986)》,將傷亡事故分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中毒和窒息、其它傷害等()類;職業(yè)病按《職業(yè)病危害因素分類目錄》可分為()類共()種。
風險等級分為A、B、C、D四級,()級風險等級最高,依次降低,()級風險等級最低。
風險控制的順序為()。()指改變設計以消除危險源,如引入機械提升裝置以消除手舉重物危險源等;()指用低危害材料替代或降低系統(tǒng)能量,如較低的動力、電流、壓力、溫度等;()指安裝通風系統(tǒng)、機械防護、聯(lián)鎖裝置、聲罩等;()指設備檢查、準入控制措施、作業(yè)安全制度、工作許可證等在風險控制中;()指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聽力保護器具、面罩、安全帶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等。
安全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絕對的安全,因此危險源辨識表中“現(xiàn)有控制措施”需要()。
風險評價的方法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包括()。
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A,W≥();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B,()≤W<320;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C,()≤W<160;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C,()≤W<70;危險源等級判定W<20,不列入等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