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A,W≥();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B,()≤W<320;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C,()≤W<160;危險源等級判定(W)風險等級為C,()≤W<70;危險源等級判定W<20,不列入等級。
確定的風險控制措施應納入()(安全操作規(guī)程)和()并組織培訓,相關人員應掌握更新后的管理要求,相關責任者應全過程跟蹤、檢查、評價并記錄管理型措施實施情況。
當()(作業(yè)場所、作業(yè)方式、能量物質、工藝改進、設備改造等)發(fā)生變化,新、改、擴建項目要及時進行危險源的()辨識、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的方法采用作業(yè)條件危險性評價法,包括()。
各單位、各部門每年至少應進行()危險源的重新辨識和風險評價;以隱患排查為手段,判定危險源控制措施的可行性和落實情況并及時糾正,科學判定危險源等級。
發(fā)生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可取值();作業(yè)者在危險環(huán)境中的狀況(E)可取值();事故的可能后果(C)可取值()。
事故的可能后果(C)取值()為數人死亡或500≤后果<1000萬元經濟損失后果。
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是造成能量或危險物質意外釋放的()。()為往往直接導致事故發(fā)生,如:不斷開電源就帶電修理電氣線路而發(fā)生觸電等。()是指機械設備、物質等明顯的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狀態(tài)。如:沒有防護裝置的傳動齒輪、裸露的帶電體等。
風險控制的順序為()。()指改變設計以消除危險源,如引入機械提升裝置以消除手舉重物危險源等;()指用低危害材料替代或降低系統能量,如較低的動力、電流、壓力、溫度等;()指安裝通風系統、機械防護、聯鎖裝置、聲罩等;()指設備檢查、準入控制措施、作業(yè)安全制度、工作許可證等在風險控制中;()指佩戴安全防護眼鏡、聽力保護器具、面罩、安全帶和安全索、口罩和手套等。
發(fā)生危險事件的可能性(L)取值6為(),3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