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集團的國際戰(zhàn)略
在中國,“海爾”幾乎無人不知;在中國企業(yè)界,張瑞敏幾乎無人不曉。因為,海爾在強手如林的激烈國際競爭中成績卓著:海爾已在世界各地建立了13家海外工廠,56個貿易中心,18個設計中心,5萬多個銷售網(wǎng)點,產品銷往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2002年全球銷售額達723億人民幣。海爾以其獨特的發(fā)展戰(zhàn)略和驕人的跨國經營業(yè)績引人注目。
海爾從1998年開始實施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目前在全球共有8個海外貿易公司;在美國、意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伊朗、尼日利亞等國家和地區(qū)建立了12個生產工廠,還有10個工廠在建?!巴切值堋焙P?,在南非、巴西、印尼、美國、日本等國有7個控股的海外子公司,并在南非投資374.5萬元建立合資工廠,此外還在印尼投資100萬元,合資建設電視機生產廠?!昂枴痹趪鴥鹊睦蠈κ挚导鸭瘓F在印度投資900萬元組建合資企業(yè),生產彩電、冰箱、視聽和通訊產品,此外還在墨西哥和印尼投資建廠。
從1998年開始重點實施國際化發(fā)展戰(zhàn)略到今天,海爾已經積淀了巨大的擴張優(yōu)勢,“海爾,中國造”也越來越吸引了世界眾多的眼球。海爾首席執(zhí)行官張瑞敏說,海爾的海外投資之所以能成功,關鍵不是出口創(chuàng)匯,而是出口創(chuàng)牌。海爾奉行的是其國際化的一貫原則:“先有市場,再建工廠”。海爾視市場的競爭力為海外建廠擴張的前提。張瑞敏認為,要在海外設廠,首先要開發(fā)當?shù)厥袌?,使品牌出口達到當?shù)卦O廠的盈虧平衡點。當時海爾出口美國的冰箱達到50萬臺,已超過了在美國組建一個冰箱廠30萬臺左右的盈虧平衡點。在意大利也是如此,冰箱銷售量達到29萬臺的盈虧平衡點,才在意大利收購了一個工廠。并且海爾努力做到當?shù)卦O計、當?shù)厣a、當?shù)劁N售、當?shù)厝谫Y、當?shù)厣鲜?、當?shù)貑T工,創(chuàng)本土化的品牌。這種基于科學分析方法的穩(wěn)步推進的發(fā)展方式,使海爾步步為營,其出口的產品在歐美地區(qū)已占60%以上,并進入了近20家大型連鎖集團。海爾在市場開拓上實行先難后易,先到發(fā)達國家,后到發(fā)展中國家的策略。海爾這種直接向發(fā)達國家進行高位出擊,占據(jù)產業(yè)鏈的高端和上游環(huán)節(jié),打響海爾品牌,再回頭覆蓋發(fā)展中國家的戰(zhàn)略在實踐中獲取了良好的后發(fā)效應。在進入歐美市場之前,海爾的產品主要出口中東和東南亞,盡管能賺取一些外匯,卻難以在這些地區(qū)創(chuàng)造世界性的品牌?!耙脒_到市場競爭的最高境界——經營品牌,海爾必須滲透到品牌林立的歐美地區(qū)!”這是張瑞敏始終堅持的理念,因為在某種意義上說,國際競爭,跨國公司之間的競爭,就是國際化品牌之爭。目前海爾的品牌價值躍升為中國最有價值的品牌的第一名,在全球市場中,海爾躍居白色家電制造商第5名。特別是2002年3月4日海爾斥資1450萬美元,一舉買下了位于美國紐約曼哈頓黃金地段的格林尼治大廈這一壯舉,使海爾再一次贏得了國際輿論的喝彩。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直接出口
B.間接出口
C.直接投資
D.間接投資
A.直接出口
B.間接出口
C.直接投資
D.間接投資
最新試題
下列不屬于廣告預算確定方法的是()。
當公司直接卷入在國外的采購或推銷,或在海外直接制造產品和提供勞務,并且在海外有自己的長期派駐人員時,在公司的組織中,可能有一個“國際部”而不只是一個國際“科”,此時,該公司的發(fā)展處于()。
國際經營者最關心的是()是否明確,合理且長期保持不變。
國際企業(yè)進行標準化經營的根本目的是()。
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所組成的區(qū)域經濟一體化組織內部成員國之間取消貨物的關稅和非關稅限制,但其對非成員國實行統(tǒng)一的關稅政策,這種區(qū)域經濟一體化形式是()。
在國際經營活動中,正確運用語言是十分重要的。對經營活動中所涉及的函電、合同、商品牌名、產品說明、廣告等,可將其視作為()。
在一種產品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產品的單位成本隨著企業(yè)積累的經驗的增加而下降稱為()。
產品的生命周期是指產品的()。
下列定價方法屬于成本導向定價法的是()。
流動資產減去流動負債后的余額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