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者對8個班的語文課和數學課上師生交流時間進行觀察統(tǒng)計,把所有觀察的28個班的課分為四類:
(1)演講型的課,這類課一半以上的時間是教師在講,學生聽,師生聯(lián)系的方法是教師與全班交流,單向傳授,即很少有師生的問題。也缺乏學生之間的討論,課堂活動僅限于學生被動的聽講、理解與接受。這類課占了25%。
(2)演講—對話型的課,這類課上教師不僅對全班講授,而且還注意提問個別學生。這兩種活動各占上課時間的40%以上,共占上課時間的80%以上,這兩種活動方式,對全班絕大部分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來說,都是被動地聽教師講、教師問和個別學生答。這類課占了這次調查的40%。
(3)對話型的課,這類課上師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師問,一位學生答,教師再問,再一位學生答或補充,這種問答活動占一節(jié)課一半以上時間。對全班絕大多數學生來說,上課就是聽,自己表達的時間很少。這類課占調查的14.3%。
(4)混合型的課,這類課上師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一學生答,一學生領讀、全班跟讀等方式。這類混合型的課,絕大多數學生的大部分時間仍是被動地聽、接受和理解別人的表述。這類課占調查課的10.7%。
A.增加學生課堂學習的機會
B.減少全班統(tǒng)一學習在一節(jié)課的比重,增加個別學習、成對學習、小組學習在一節(jié)課的比重
C.采用先個人,后小組,再全班學習等形式的教學策略
D.有效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相對性評價
D.絕對性評價
E.個體內差異評價
A.搜集信息
B.組織材料
C.分析資料
D.報告結果
E.確定所要研究的課程現象
A.絕對評價
B.個體內差異評價
C.相對評價
D.自身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