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研究者設計了一個“兩繩問題”的實驗。在一個房間的天花板上懸掛兩根相距較遠的繩子,被試無法同時抓住。這個房間里有一把椅子、一盒火柴、一把螺絲刀和一把鉗子。要求被試把兩根繩子系住。
問題解決的方法是:把鉗子作為重物系在一根繩子上,使繩子形成單擺運動,當兩根繩子靠得很近時,抓住另外一根繩子,從而把兩根繩子系起來。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只有39%的被試能在10分鐘內(nèi)解決這個問題。大多數(shù)被試認為鉗子只有剪斷鐵絲之類的功能,沒有意識到還可以當作重物來用。

上述實驗主要說明哪種因素影響問題的解決?該實驗結(jié)果對教學工作有何啟示?

答案: 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功能固著對問題解決的影響。功能固著是指個體在解決問題時往往只看到某種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可能有...
題目列表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小楊在數(shù)學課上的表現(xiàn)一直不佳。當老師在課上布置練習題的時候,發(fā)現(xiàn)小楊對應用題的理解毫無進展。
“加油,小楊。我知道你能做出這道題的。”老師在小楊耳邊低語,“好好花上幾分鐘仔細閱讀題目,然后把題目分解成幾部分,等一下我會過來看看你做得怎么樣。”
幾分鐘后,老師回來問道:“怎么樣?”
小楊還是不太清楚,但是顯然他已經(jīng)開始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并開始動手解答,他說:“他們想知道這單價降低的百分比。”“很好,你還知道了些什么?”老師笑著說。
當小楊開始解釋他對問題的理解時,老師不斷地問相關的問題讓他回到合適的思路上來。
當他終于解決了問題后,老師笑著說:“太棒了,我知道你很努力,你現(xiàn)在再重新看看我們是怎么一步步地解決這個問題的,過幾分鐘,我會再來看看你最終的解答,好嗎?”
最后,小楊自己解出了這道題。

請分析教師對學生學習動機的影響。

答案: 在這個案例中,老師首先鼓勵小楊自己解決問題,然后他采用引導的方式讓小楊自己努力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解題...
微信掃碼免費搜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