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題案例——竹子》
設計意圖:我園是所農(nóng)村幼兒園,地處山區(qū),隨處可見竹子、竹林。同時還盛產(chǎn)竹涼席,個別小朋友的家里便是從事這一產(chǎn)業(yè)。一天,幼兒在室外活動,一個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個阿姨正在穿竹涼席,便跑過去說:“阿姨我?guī)湍憷€吧。”那個阿姨笑著拒絕了,他還不死心,就站在那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過去,還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了。我連忙走過去,一個小朋友看我過來,便拉著我跟我說:“老師,你看,阿姨在穿竹涼席,跟我媽媽一樣。”其他人也跟著喊起來,“我媽也是哦。”這時我便提出來一個問題:“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做的嗎?”有的小朋友搖搖頭,有的小朋友說:“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那你們知道竹子是怎樣變成這樣的嗎?”小朋友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搖搖頭。“老師你來告訴我們吧。”《綱要》指出:“充分利用當?shù)刭Y源,開展教育活動。”“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因此,我開展了主題活動:竹子。
(1)認識竹子:帶幼兒到對面山上的竹林,讓幼兒自由觀察、探索。教師鋸開竹子讓幼兒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形狀特征、結構。并請看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兒介紹竹子的生長過程。教師小結竹子的種類。
(2)認識竹制品: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各樣的竹制品,設置竹制品展覽會。讓幼兒自由欣賞、觀察,請幼兒說一說:你認識哪些竹制品,它們有什么用?教師重點介紹竹涼席的制作與用途。談談你還見過哪些竹制品.它可以用來做什么?請幼兒回家后找找還有什么竹制品,它有什么用?
(3)竹涼席的制作過程:與竹涼席制作廠聯(lián)系,帶幼兒到廠里去看看。提醒幼兒注意安全,不到處亂跑,不到處亂摸。請廠里的叔叔為幼兒介紹竹涼席的制作工具,制作過程。讓幼兒欣賞制作完成的竹涼席。
(4)織竹編織請一位會編織的阿姨來班上為幼兒表演編織。讓幼兒討論阿姨是怎么編的。提供竹條,讓幼兒學習編織,重點學習一上一下的編織方法。
(5)好玩的竹子。把這些日子所收集的竹子、竹制品,做一個展覽會。提供材料,讓幼兒自由選擇,并對所收集的竹制品,材料進行分類,形成區(qū)域活動。如:竹涼席廠、編織店、樂器坊等。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根據(jù)你所學的幼兒美育教育理論,你如何看待當今幼兒教育中,出現(xiàn)的越來越多的音樂、美術等幼兒特長班,你認為應如何正確做好幼兒教育階段美的啟蒙教育?
以“慶祝六一兒童節(jié)”為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的活動方案。
分析該案例中老師的做法。
結合幼兒的不同反應,對比分析兩位老師的教學方法,并用學習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分析和說明。
談談上述活動區(qū)的創(chuàng)設在幼兒教育過程中的意義。
請為幼兒園大班設計一份以“夏天”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方案。
請運用學習到的知識,對材料進行分析與反思。
請根據(jù)所學習過的教學原理對以上教學片段中教師的行為進行分析。
請根據(jù)語言教學的原理對以上教學片段進行分析。
圍繞玩水的主題,設計一個幼兒園大班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