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兩河流域
B.黃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羅河流域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遠征特洛伊
B.希波戰(zhàn)爭
C.亞歷山大東征
D.奧斯曼土耳其攻陷君士坦丁堡
A.羅馬戰(zhàn)勝迦太基
B.凱撒奪取政權(quán)
C.屋大維建立元首制
D.定基督教為國教
A.奴隸制政權(quán)
B.封建軍事政權(quán)
C.原始氏族制
D.資產(chǎn)階級政權(quán)
A.麥加
B.麥地那
C.耶路撒冷
D.德黑蘭
A.印度人
B.波斯人
C.阿拉伯人
D.埃及人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經(jīng)過七十晝夜的艱苦航行,1492年10月12日凌晨(哥倫布)終于發(fā)現(xiàn)了陸地。這個救世主拯救了剛剛興起的歐洲,但是也許在改變歷史的同時,也給其他大洲帶去了災難?!币罁?jù)所學知識判斷“拯救了歐洲”是指()
如下圖為1870—1910年德國就業(yè)結(jié)構(gòu)表(單位:%)。對其解讀正確的是()
“儒略歷”為糾正每年將近6小時的誤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辦法進行調(diào)整,即每逢能被4整除的那一年為閏年,在2月份增加1天。到16世紀時又產(chǎn)生了誤差。于是當時的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對閏制進行改革,仍然4年一閏,但逢能被100整除的那一年不閏,到能被400整除的那一年再閏。上述材料反映了()
“在西方民主政治中,妥協(xié)是一種司空見慣的政治現(xiàn)象,它是暴力之外唯一有效解決沖突的手段,以妥協(xié)方式解決沖突是西方民主政治的基本價值取向。”下列史實體現(xiàn)了這一觀點的是()
公元2世紀,如圖中的①、②兩處是同時期的兩個國家。它們分別是()
羅馬通過民眾大會、元老院、保民官之間的權(quán)力分立和相互牽制的安排形成權(quán)力制衡格局。其中,保民官的政憲意義非常獨特:保民官既無立法權(quán)又無行政權(quán),但擁有的否決權(quán),不僅可以否定行政機關(guān)的行政行為,也可以取消元老院決議的法律效力,為保護人民面對抗政府,據(jù)此分析,保民官的設置()
理查德·邁爾斯指出,古埃及的國王在國家的日常運作中起決策作用,而且還為宇宙和地球的秩序提供保證。這反映了古埃及()
13世紀的意大利,城市教堂的建造一般由市政府領(lǐng)導,建造資金則由大行會募捐,教會人士也參與其中。教堂被教會稱為永恒的耶路撒冷的象征,在市民的眼里則是城市美化的首要標志,稱為本城實力與威望之所寄。這反映出當時()
在古希臘,眾神幾乎都有自己的神廟。古羅馬人則建立了萬神廟,把眾神集中起來供奉。在萬神殿中,既能看到主神朱庇特(即希臘主神宙斯)的神殿,也能看到女神維納斯(即希臘女神阿佛洛狄特)等神的神殿。這反映了文明的()
12世紀………歐洲許多工商業(yè)繁榮的城市出現(xiàn)了城市學校。這些學校開設實用知識課程,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在單一學科的私人學校或教會學校整合演變的基礎之上,產(chǎn)生了中世紀歐洲的大學。材料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