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日:“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θ眨骸疤熘鑫?,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日:“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薄俗载囟馈?br /> ——選自《垓下之圍》
寫烏江亭長的行為和言語,對刻畫項羽性格有何作用?側(cè)面烘托。
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日:“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日:“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日:“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自刎而死。
——選自《垓下之圍》
知恥重義。項羽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勇猛無敵,再加上這里的知恥重義一面,就使他的整體形象內(nèi)外豐贍而富于立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