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
右圖是1912年1月在浙江杭州出現(xiàn)的一幕情景。它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A、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B、辛亥革命取得徹底勝利
C、袁世凱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
D、清王朝的統(tǒng)治土崩瓦解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1905年慈禧太后稱:“立憲一事,可使我滿洲朝基礎永久堅固,而在外革命黨亦可因此消滅。候調查結束后,若果無妨礙,則必決意行之?!边@主要表明()
A、慈禧太后準備用立憲抵制革命
B、慈禧太后想派人出洋考察憲政
C、慈禧太后已經決定實行憲政
D、清廷下詔“預備仿行憲政”
2.單項選擇題
20世紀初,清政府實行了“新政”,結果()。
①消除了統(tǒng)治階級內部的矛盾②引起了立憲派的分化
③清政府仍處在困境之中④增加了人民的捐稅負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④

最新試題
老舍名劇《茶館》中的小人物李三有這么一段牢騷滿腹的對話:“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是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了呢!”這段文字表明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
辛亥革命前,沒有辮子會被恥笑為里通外國的漢奸;辛亥革命后,留辮子會被人恥笑為封建余孽,恥笑為“豬尾巴”、“滿奴”。這說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06年2月,清政府擬定了一項決議:凡派去日本留學的,只限于那些擅長中文并精通儒家經典的學生。對該決議的理解,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與辛亥革命相比,五四運動主要新在()①促進新民主主義革命興起②工人階級發(fā)揮了主力軍作用③改變了中國社會的性質④得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