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老舍名劇《茶館》中的小人物李三有這么一段牢騷滿腹的對話:“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是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了呢!”這段文字表明當時()

A、帝制廢除,天下大亂
B、袁世凱當政,民不聊生
C、民主道路,曲折復雜
D、軍閥割據,戰(zhàn)亂不休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將到來之際,著名學者楊天樹在《走出辛亥革命評價問題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下列各項最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A、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選舉了臨時大總統(tǒng)和參議院
C、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D、人民獲得一些民主自由權利

2.單項選擇題學者馬勇的新著《1911年中國大革命》這樣論述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這個事件的意義是結束了兩千年帝制,趕跑了皇帝,建立了共和,是全面現代化的起點”對于辛亥革命下列評價不正確的是()

A、辛亥革命的目標是要刻意模仿美國式的政治架構
B、辛亥革命的政治手段是刻意模仿一百二十年前的法國
C、辛亥革命的過程前半場是法國式革命,后半場是英國式革命
D、辛亥革命的勝利結果是實現了現代民族國家的重建

5.單項選擇題下列對下邊所示“同盟會黨員證”的釋讀,不準確的是()

A、說明同盟會有明確的政治綱領
B、所使用的“庚戌年”為公元1910年
C、屬于直接史料,對辛亥革命研究有較高的價值
D、反映了中華民國成立后,同盟會會員不斷擴大的史實

最新試題

除革命黨、諮議局、普通民眾之外,清廷軍隊,甚至是袁世凱的北洋部隊,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舉動。1911年12月10日,清朝駐荷蘭國代辦章申在給內閣的電報中說,“和(荷)報稱……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國建立共和國)”。這表明()

題型:單項選擇題

《臨時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其實質意義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12年3月11日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100周年紀念日,南京各界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紀念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這一里程碑。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利;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當時()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22年,孫中山說:“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在有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站在岸上嘲笑我。”為改變這種現狀,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實現國共合作②領導北伐戰(zhàn)爭③提出“新三民主義”④頒布《臨時約法》

題型:單項選擇題

20世紀初,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某班同學就東京成為重要陣地的原因進行探討時提出了以下意見,較為恰當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對《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評論,正確的是()①體現了啟蒙思想家的學說②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性質的憲法③體現了孟德斯鳩的政治主張④規(guī)定了總統(tǒng)制政體⑤具有反對封建專制的進步意義

題型:單項選擇題

孫中山在《制定建國大綱宣言》中說:“試觀元年臨時約法頒布以后,反革命勢力不惟不因以消滅,反得憑藉之以肆其惡,終且臨時約法而毀之,而大多數人民對于臨時約法,初未曾計及于本身利害何若,聞有毀法者不加怒,聞有護法者亦不加喜?!庇刹牧峡芍瑢O中山認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主要原因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