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是反映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重大歷史事件的示意圖。符合歷史發(fā)展進程的時序()
A、①④③②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下圖反映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幾次重大軍事行動。這幾次軍事行動()
A、迫使蔣介石發(fā)出“求和“聲明
B、基本上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C、表明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在全國取勝
D、對扭轉全國戰(zhàn)局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A、“驅除韃虜恢復中華”
B、打倒列強除軍閥統(tǒng)一中國
C、“驅逐倭寇,還我山河”
D、要和平爭民主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1947年的最后一天,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本月憂患最深……各方告急與失敗之報,幾如雪片飛來,蓐食宵衣,兢兢業(yè)業(yè),未敢或懈,自省俯仰無愧,信道益篤,成敗利鈍,一惟聽天命而已。”造成蔣介石“憂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1945年8月,《大公報》報道毛澤東來到重慶的消息時稱:“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這是維系中國目前及未來歷史和人民幸福的一個喜訊?!边@反映了“愛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在西方世界日益關注中國的過程中,《時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下圖是1949年毛澤東成為《時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圖片,毛澤東能夠成為備受關注的《時代》周刊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1943年8月,國民黨頒布《抗戰(zhàn)期間宣傳名詞正誤表》,把“親日派”“長征時代”“爭取民主”“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歸為“謬誤名詞”,禁止刊載,這反映了國民黨()
下面是2005年11月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錄摘編。第十卷:中國命運的決戰(zhàn)(1945-1949)第一章戰(zhàn)與和的變奏第二章全面內(nèi)戰(zhàn)的烽火第三章戰(zhàn)后社會的動蕩與紛擾第四章國共兩黨攻守態(tài)勢的轉換第五章國共兩軍的軍事決戰(zhàn)第六章國民黨在大陸統(tǒng)治的結束第七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命運的角度對該目錄增加一條子目錄,并說明增加理由。(所增加內(nèi)容及理由需觀點正確,符合歷史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