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2005年11月某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近代通史》十卷本第十卷的目錄摘編。
第十卷:中國命運的決戰(zhàn)(1945-1949)
第一章戰(zhàn)與和的變奏
第二章全面內戰(zhàn)的烽火
第三章戰(zhàn)后社會的動蕩與紛擾
第四章國共兩黨攻守態(tài)勢的轉換
第五章國共兩軍的軍事決戰(zhàn)
第六章國民黨在大陸統(tǒng)治的結束
第七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中國命運的角度對該目錄增加一條子目錄,并說明增加理由。(所增加內容及理由需觀點正確,符合歷史事實。)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前者強調了戰(zhàn)爭的性質,后者強調了戰(zhàn)爭的結果
B.前者受革命史觀的影響,后者受社會史觀的影響
C.前者是對歷史的價值評價,后者是對歷史的客觀評價
D.前者只強調了戰(zhàn)爭的一方,后者則強調了戰(zhàn)爭的雙方
A、以自由主義反對民族主義
B、以民族主義反對共產主義
C、以共產主義反對自由主義
D、以自由主義反對帝國主義
A、美國不滿國民黨破壞和談
B、中共贏得了美國政府的支持
C、中共在內戰(zhàn)中處于弱勢地位
D、美國在國共和談中顯露中立色彩
A、解放軍戰(zhàn)略反攻取得重大戰(zhàn)果
B、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被消滅
C、三大戰(zhàn)役中遼沈戰(zhàn)役最先獲勝
D、國民黨反動統(tǒng)治被推翻
某同學在一篇名為《我的爺爺》的作文中寫到:
“①我的爺爺出生于1920年,19歲參加了工農紅軍鬧革命;
②跟隨部隊參加了在徐州的百團大戰(zhàn)等戰(zhàn)役;
③解放戰(zhàn)爭時期,又隨劉鄧大軍渡過黃河,來到大別山”這段文字的敘述中,與史實相比()
A、①②③都錯誤
B、①②正確,③錯誤
C、②③正確,①錯誤
D、③正確,①②錯誤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解放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說:“蔣介石兩個拳頭(指陜北和山東)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來了。所以,我們的戰(zhàn)略就是要把這兩個拳頭緊緊拖住,對準他的胸膛插上一刀”。這里說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歷史學家費正清在《觀察中國》中說:“中國的革命正是由這樣兩種夢想推動著:一是愛國主義者想看到一個新中國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處于社會底層的農民的地位,消除古代舊有的階級的社會差別?!敝袊罱咏@兩個夢想實現(xiàn)是在()
“11月8日,國民黨馮治安部張克俠、何基灃兩位軍長在徐州東北賈汪、臺兒莊地區(qū)率部起義,我軍迅即兵臨徐州城下,切斷黃百韜兵團與徐州的聯(lián)系?!币陨线@位解放軍戰(zhàn)士的日記記載的戰(zhàn)事是()
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給杜魯門的信中說:“中國內戰(zhàn)不祥的結局超出美國政府控制的能力,這是不幸的事,卻也是無可避免的。”最能驗證這段話的史實是()
1948年6月,華僑領袖馮裕芳等人發(fā)表的聲明中說:“一年以前,都市里許多不關心政治的上層人物,表示并不反對國民黨打共產黨,但希望早一點打完共產黨,快點給他們和平?,F(xiàn)在呢,他們改變了,他們希望共產黨早點打完國民黨,快點給他們和平?!睂е律鲜鲎兓闹饕蚴沁@些“上層人物”()
一位同學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找到了一份實物資料。這是一本曾放在南京總統(tǒng)府總統(tǒng)辦公桌上的臺歷,上面寫著“中華民國卅八年4月23日星期六農歷已丑年三月”。這說明這位同學正在研究的是()
毛澤東曾指出“國民黨的一黨專政是團結的破壞者,是抗日失敗的負責者。是內戰(zhàn)的禍胎,必須立即廢止,及由各黨派和無黨派的代表組成聯(lián)合政府,發(fā)布一個民主的施政綱領,然后召開國民代表大會……”這段講話的背景是()
1943年8月,國民黨頒布《抗戰(zhàn)期間宣傳名詞正誤表》,把“親日派”“長征時代”“爭取民主”“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等歸為“謬誤名詞”,禁止刊載,這反映了國民黨()
1947年2月底,國民政府要求最后一批堅守在南京和平談判的中共人員限期撤離。中共代表經與美方緊急磋商,美國同意麥康內爾將軍執(zhí)行“鯰魚行動”,把中共人員安全送回延安。材料表明()
“敵人是‘啞鈴戰(zhàn)略’,把兩個鐵錘放在山東和陜北,我們要砍斷這個‘把’。山東按著敵人的腦袋,陜北按著兩條腿,我們攔腰砍去。……一年來敵我懸殊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敵人的力量還是很大的?!睘榇耍嗣窠夥跑姴扇。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