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清朝已覆滅
B.封建勢力已被徹底打倒
C.帝國主義破壞中國革命
D.辛亥革命有明顯的局限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中國興中會
B.中國同盟會
C.中國國民黨
D.中國共產(chǎn)黨
A.戊戌變法后
B.五四運動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國成立后
A.反對民族壓迫
B.國家政權(quán)的組織形式
C.國家的階級實質(zhì)
D.反對封建土地所有制
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盛典,國家計劃在武漢建立總投資為3.34億元的辛亥革命博物館,其規(guī)劃方案已經(jīng)在網(wǎng)上公布,聽取市民意見(如圖)。孫中山領(lǐng)導(dǎo)的辛亥革命,對中國社會進步具有重大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①推翻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②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③改變了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④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A.革命黨人進行政權(quán)建設(shè)的經(jīng)驗不足
B.帝國主義國家的干涉
C.清政府的阻撓
D.限制袁世凱的權(quán)力,維護民主共和制度

最新試題
孫中山在《制定建國大綱宣言》中說:“試觀元年臨時約法頒布以后,反革命勢力不惟不因以消滅,反得憑藉之以肆其惡,終且臨時約法而毀之,而大多數(shù)人民對于臨時約法,初未曾計及于本身利害何若,聞有毀法者不加怒,聞有護法者亦不加喜。”由材料可知,孫中山認為()
老舍名劇《茶館》中的小人物李三有這么一段牢騷滿腹的對話:“哼,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后,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guān)城,改良?我還是留著我的小辮兒,萬一把皇上改回來了呢!”這段文字表明當時()
2012年3月11日是《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100周年紀念日,南京各界舉行了一系列紀念活動,紀念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這一里程碑。對此認識不正確的是()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主要原因是()
表明袁世凱已將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度破壞殆盡,中華民國名存實亡的歷史事件是()
張豈之《中國歷史十五講》中說到:“辛亥革命時期的人文思潮……雖然有對人的價值的發(fā)現(xiàn),但它的靈魂不是對個人理性的高揚,而是將個人價值的實現(xiàn)與國家和民族的獨立解放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這一特點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規(guī)定實行總統(tǒng)制,賦予總統(tǒng)很大權(quán)利;其后,《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又對總統(tǒng)權(quán)力做出嚴格限制,這一變化主要反映出當時()
有學者認為:“它的意義不同于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改朝換代,也不僅僅局限于趕跑了一個皇帝,而是從根本上動搖了大多數(shù)中國人的信仰……”這位學者所說的“它”是指()
1924年8月孫中山指出“我們國民黨的民生主義,目的就是要把社會上的財源弄到平均,不過辦法不同”。當時孫中山所提的“辦法”主要是指()
20世紀初,上海和日本東京成為中國革命知識分子宣傳革命思想的重要陣地。某班同學就東京成為重要陣地的原因進行探討時提出了以下意見,較為恰當?shù)氖牵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