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11層住宅,采用鋼框架結構,其結構質(zhì)量及剛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勻,各層層高如下圖所示??拐鹪O防烈度為7度。
A.3000
B.2400
C.1600
D.140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某11層住宅,采用鋼框架結構,其結構質(zhì)量及剛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勻,各層層高如下圖所示??拐鹪O防烈度為7度。
A.8317
B.8398
C.8471
D.8499
如下圖所示,在Ⅲ類場地上建一座高為100m的鋼筋混凝土煙囪。設防烈度為7度,遠震,Tg=0.55s,煙囪自重的標準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礎頂面H0=37.7m。
A.367.10kN
B.340.50kN
C.338.31kN
D.328.67kN
如下圖所示,在Ⅲ類場地上建一座高為100m的鋼筋混凝土煙囪。設防烈度為7度,遠震,Tg=0.55s,煙囪自重的標準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礎頂面H0=37.7m。
A.0.0154
B.0.016
C.0.0205
D.0.041
如下圖所示,在Ⅲ類場地上建一座高為100m的鋼筋混凝土煙囪。設防烈度為7度,遠震,Tg=0.55s,煙囪自重的標準值Gk=18738.8kN,筒身的重心C距基礎頂面H0=37.7m。
A.2.013
B.2.690
C.3.756
D.4.106
最新試題
單向板上在(b×l)面積上的等效均布荷載q最接近于()kN/m2。
由屋頂均布活荷載標準值產(chǎn)生的彎矩標準值MDgk30kN·m,則D點的彎矩設計值MD最接近于()kN·m。
2010版《抗規(guī)》表3.4.2中判別豎向不規(guī)則時用到樓層側向剛度,那么,樓層側向剛度如何計算?
由桁架上永久荷載、活荷載和吊車荷載產(chǎn)生的柱腳最大彎矩設計值MA應為()kN·m。計算時對效應的組合不采用《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第3.2.4條的簡化規(guī)則。
第8層的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Fvgk最接近于()kN。
當未考慮非結構構件影響折減系數(shù)時,該建筑物的橫向自振周期T1最接近于()s。
假定作用于100m高度處的風荷載標準值wk=2.1kN/m2,又已知突出屋面小塔樓風剪力標準值ΔPn=500kN及風彎矩標準值ΔMn=2000kN.m,作用于100m高度的屋面處。設風壓沿高度的變化為倒三角形(地面處為0)。在地面(z=0)處,風荷載產(chǎn)生傾覆力矩的設計值最接近于()kN.m。
底層中柱A的豎向地震產(chǎn)生的軸向力標準值NEvk最接近于()kN。
《高規(guī)》3.3.13條是對"剪重比"的要求,其中,對于薄弱層,要求A乘以1.15的增大系數(shù)。該規(guī)范的5.1.14條,規(guī)定豎向不規(guī)則的薄弱層的水平地震剪力標準值要乘以1.15。這不是相當于,對于豎向不規(guī)則的薄弱層,剪重比驗算時左、右都乘以了一個1.15嗎?3.3.13條的1.15倍好像不起作用了呀?
當估算主體結構的風荷載效應時,方案a與方案b的風荷載標準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提示:按《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3-2010)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