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甲省A市煙草專賣局根據(jù)舉報,聯(lián)合市公安局經偵支隊在本市解放路124號“仁達名煙名酒店”(持有A市煙草專賣局核發(fā)的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查獲無A市煙草公司激光噴碼的Y品牌卷煙3萬支,標值46000元,Z品牌卷煙12條,標值1740元。公安人員當場抓獲店主尹某、店員汪某、孫某,并在其店內發(fā)現(xiàn)記載違法卷煙銷售記錄的賬冊一本。執(zhí)法人員做了現(xiàn)場勘驗筆錄,并依法對尹某進行了詢問。尹某稱該批卷煙系B市煙販子朱某在B市收購并送貨到自己店中,自己尚未銷售即被查獲;此外,尹某還供認于2011年7月-10月期間,共7次銷售從本地市場收購的Z品牌卷煙,每次單條銷售價格120元-145元不等,累計銷售320條左右。店員汪某、孫某分別向執(zhí)法人員提供了證言。汪某稱自己于7月份受雇于尹某,4個月來累計銷售Z品牌卷煙300多條,銷售收入4萬多元。孫某表示自己對尹某銷售違法卷煙的行為并不知情,并稱店內的3萬支Y品牌卷煙系替他人存放,并非尹某購進。經A市煙草質量檢測分站(省站授權委托機構)檢測,Y品牌卷煙系“真品卷煙”,Z品牌卷煙系“假冒注冊商標且偽劣卷煙”。尹某不服,自行委托甲省產品質量技術檢測站(隸屬省產品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對Z品牌卷煙進行了檢測,該站得出Z品牌卷煙為“真品卷煙”的鑒定結論。后經調查得知,孫某系尹某的遠房表侄,汪某系外地來A市務工人員。執(zhí)法人員經過核對銷售賬冊,結合尹某的供述和汪某等人的證言,認定尹某共銷售Z品牌卷煙326條,銷售金額45620元。執(zhí)法人員結合其他證據(jù),對孫某的證言不予采信。執(zhí)法人員分析后認為該案涉嫌刑事犯罪,故依法將此案移交給A市公安局。A市公安局經過審查,認為該案并不構成刑事犯罪,決定不予立案,將該案件退回了A市煙草專賣局。A市煙草專賣局遂對尹某以未在當?shù)責煵輰Yu批發(fā)企業(yè)進貨和銷售非法生產的煙草專賣品為由,作出了罰款和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處罰決定。
本案中執(zhí)法人員使用了哪些證據(jù)審查方法并簡述理由。(6分,多答一種方法每種倒扣1分)李某(男、32歲)在A縣經營一卷煙零售店,持有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張某(男、25歲)在B縣經營一商店,未取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2011年6月,李某運送卷煙1100條到B縣給張某,總價值31500元。B縣煙草專賣局會同公安機關在張某接貨時查獲該批卷煙,當場將李某、張某抓獲。經調查,張某于2010年8月曾因違法經營卷煙被B縣工商機關給予了行政處罰;李某曾于2009年6月、2010年7月被A縣煙草專賣局給予過行政處罰。B縣煙草專賣局及時調取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等相關證據(jù),當事人健康情況良好。
上述案例涉及哪幾類證據(jù)的審查?審查時分別有哪些注意點?(7分,答出要點即可)2009年8月15日,甲縣煙草專賣局根據(jù)群眾舉報,在吳某的煙店查獲非渠道進貨卷煙40條,銷售賬冊一本。執(zhí)法人員對該批卷煙進行了先行登記保存,制作了勘驗筆錄。由于吳某情緒激動,沒有在勘驗筆錄上簽字。待吳某情緒平靜后,執(zhí)法人員對吳某制作了詢問筆錄。吳某供述,該店煙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的持有者為何某,自己只是其雇員,之前共購進違法卷煙50條,已銷售10條。但是執(zhí)法人員通過查閱銷售賬冊,發(fā)現(xiàn)共購進違法卷煙70條,已銷售30條。執(zhí)法人員對檢查過程進行了錄像,并對錄像資料進行了相應刪減。鄰居王某證實吳某曾多次從外地購進大量違法卷煙,后得知王某為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精神病人。8月16日,該省煙草質量監(jiān)督檢測站出具了檢測報告,鑒定涉案卷煙全部為真品卷煙。
甲縣煙草專賣局對本案進行處罰時,誰應當對違法行為負舉證責任?理由是什么?(2分)甲縣煙草專賣局應當負舉證責任。(1分)因為在行政處罰程序中,行政機關對當事人行為的違法性負有舉證責任。(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