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某省新聞出版局在年檢中發(fā)現(xiàn)某期刊存在下列幾種情況:
A.增加了一個協(xié)辦單位,專門負責編輯一個專欄
B.把版本記錄刊載在底封上
C.“廣角鏡”欄目中摘編自其他公開出版期刊的文章片段,只標了摘編者姓名
D.把ISSN號及其條碼單獨印在面封右上角,而把CN號印在底封下方
E.各期同時以CD-ROM形式出版,但標明了該刊的ISSN號

你為什么認為這幾種情況違規(guī)?請分別簡要說明理由。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5.問答題

1995年,某大學教授G從國內(nèi)公開出版的一些報刊中剪貼收集了幾十個案例分析,一一標上原文標題、原作者姓名以及報刊名稱和期號,按主題整理成講義《企業(yè)成功管理三十例》,復印后分發(fā)給包括H在內(nèi)的數(shù)名研究生作為參考資料。H畢業(yè)后到某學院任教,在教學中,他多次引用該講義的材料作案例評析,頗受學生歡迎。2001年,H辭職后創(chuàng)辦了一家兼營書刊零售業(yè)務(wù)的文化公司。他把原來格式五花八門的《企業(yè)成功管理三十例》輸入計算機,整理成格式整齊劃一、署名“G、H合編”的書稿,并于2002年1月到K出版社聯(lián)系出版。G對此并不知曉。K出版社一名編輯審讀書稿后,建議接受出版。社長即批準將該選題補充列入當年出版計劃。簽訂出版合同時,H提議:在出版合同簽訂之日起的3個月內(nèi),K出版社負責按照有關(guān)規(guī)定完成編輯加工整理、發(fā)稿審核、校樣處理等所有工作后,把符合出版要求的計算機排版文件和委托印刷圖書所需的證明文件交給H;印刷裝訂事宜由H負責具體安排并承擔相應(yīng)費用;成品圖書也由H到印刷廠提貨,除交給K出版社50冊樣書外,其余均由H所辦文化公司包銷;K出版社不必支付稿酬,并且該書的編錄費用、管理費等共10萬元由H分兩次支付給K出版社。K出版社同意H的提議,簽訂了出版合同。此后,雙方均按約定履行了合同。2004年6月,K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企業(yè)成功管理三十例》在H所辦文化公司開始批發(fā)、零售。但是,該書在市場上銷售尚不到半年,K出版社、H和G以及該書所收案例的原作者們(下簡稱“原作者”)卻都成了一件著作權(quán)訴訟案的當事人而對簿公堂。

你為什么認為問題五中所述K出版社的某項或某幾項行為違反了出版行政管理法規(guī)?請分別簡要說明理由(示例:×項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