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3%
B.50%
C.67%
D.100%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σ=u-σ′
B.σ′=u-σ
C.σ′=σ-u
D.σ′=σ+u
A.砂土地基
B.粉土地基
C.粘土地基
D.碎石土地基
A.σZ/σCZ≤0.1
B.σZ/σCZ≤0.2
C.ΔSn≤0.025∑ΔSi
D.Zn=b(2.5-0.4lnb)
A.σCZ/σZ≤0.1
B.σCZ/σZ≤0.2
C.σZ/σCZ≤0.1
D.σZ/σCZ≤0.2
A.0.4m
B.0.4l(l為基礎底面長度)
C.0.4b(b為基礎底面寬度)
D.天然土層厚度
最新試題
某地基中一飽和黏土層厚度為4m,頂、底面均為粗砂層,黏土層的平均豎向固結(jié)系數(shù)Cv=9.64×103cm2/a,壓縮模量E5=4.82MPa。若在地面上作用大面積均布荷載P0=200kPa,試求:(1)黏土層的最終沉降量;(2)達到最終沉降量之半所需的時間;(3)若該黏土層下臥不透水層,則達到最終沉降量之半所需的時間又是多少?
較硬的土通常是超固結(jié)土
某厚度為10m的飽和粘土層,初始孔隙比e0=1,壓縮系數(shù)a=0.2MPa-1,在大面積荷載p0=100kPa作用下,該土層的最終沉降量為:
飽和土的滲透固結(jié)過程是土中孔隙水壓力逐漸(),而有效應力相應()的過程。
分層總和法計算地基最終沉降量的分層厚度一般為:
某雙面排水、厚度5m的飽和粘土地基,當豎向固結(jié)系數(shù)CV=15m2/年,固結(jié)度UZ為90%時,時間因數(shù)TV=0.85,達到此固結(jié)度所需時間t為:
引起土體變形的力主要是()
某基礎長4.8m,寬3m,埋深1.8m,基底平均壓力p=170kPa,地基土為黏土,Y=18km/m3,e1=0.8壓縮系數(shù)α=0.25MPa-1,基底下1.2m處為不可壓縮的巖層。試計算基礎的最終沉降量。
某地基地表至4.5深度內(nèi)為砂土層,4.5~9.0m為黏土層,其下為不透水頁巖。地下水位距地表2.0m。已知水位以上砂土的平均空隙比為0.52,平均飽和度為37%,黏土的含水量為42%,砂土和黏土的相對密度均為2.65。現(xiàn)設計一基礎,基礎底面位于地表以下3m處。建筑物荷載在黏土層頂面和底面產(chǎn)生的附加應力分別為100kPa和40kPa,從固結(jié)試驗中得知黏土層對應于50、100、200kPa固結(jié)壓力的空隙比分別為1.02、0.922、0.828。試求該黏土層可能產(chǎn)生的最終沉降量。
在無限均布荷載作用下,地基不會產(chǎn)生瞬時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