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紅細胞生成減少和造血功能障礙兩大類
B.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和失血三大類
C.紅細胞生成減少、紅細胞破壞過多兩大類
D.造血原料不足、造血功能障礙和破壞過多三大類
E.造血原料不足、失血、溶血三大類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性,40歲。頭暈、乏力1年?;灒篟BC2.0×1012/L,Hb81g/LMCV120fl(120μm3),MCH40pg,診斷為巨幼細胞性貧血,行骨髓檢查,下列哪項不符合該例的髓象改變()
A.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紅系占0.40(40%)
B.紅系細胞巨幼樣變,幼紅細胞漿發(fā)育落后于核
C.粒系常見巨桿狀核及巨晚幼粒,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
D.亞鐵氰化鉀染色示骨髓外鐵增加
E.巨核細胞數正常,可見核分葉過多現(xiàn)象
男性,36歲。頭暈、乏力2月就診。化驗:紅細胞數1.4×1012/L,血紅蛋白60g,/L,血清葉酸值為6.8μmol/L,維生素B12值為44pmol/L。確診為巨幼細胞性貧血。給予葉酸加維生素B。治療,1月后血紅蛋白上升到90g/L,繼續(xù)治療2周后血紅蛋白仍在90g/L左右波動,此時正確處理是()
A.停止葉酸、維生素B12治療,檢查貧血原因
B.繼續(xù)使用葉酸、維生素B12治療
C.加大葉酸、維生素B12劑量
D.繼續(xù)原劑量葉酸、維生素B12治療,加用鐵劑
E.繼續(xù)原劑量葉酸、維生素B12治療,加用丙酸睪酮
女性,30歲。妊娠32周,平時有偏食習慣,因近日頭暈乏力就診。化驗:紅細胞數1.6×1012/L,血紅蛋白62g/L,MCV130fl(130μm3),中性粒細胞有分葉過多現(xiàn)象,疑為巨幼細胞性貧血。下列哪項最有診斷意義()
A.RBC數減少比Hb下降明顯
B.MCV、MCH增高
C.周圍血全血細胞減少伴中性粒細胞分葉過多
D.胃液分泌量減少
E.骨髓幼紅細胞巨幼樣變
男性,50歲,5年前因胃癌行全胃切除術,近1年來漸感頭暈、乏力,活動后心慌、氣急來診。化驗:紅細胞數1.5×1012/L,血紅蛋白55g/L,白細胞數3.2×109/L,血小板65×109/L,網織紅細胞0.001(0.1%)。MCV129fl(129μm),MCH36pg,MCHC34%,最可能的診斷是()
A.缺鐵性貧血
B.巨幼細胞性貧血
C.再生障礙性貧血
D.溶血性貧血
E.骨髓病性貧血
女,68歲,乏力、面色蒼白3個月來院就診。血象WBC3.5×109/L,RBCl.5×109/L,Hb70g/L,PLT87×109/L。病史示數月來食欲不佳,食量減少,腹部脹滿。查體:面色蒼白,淺表淋巴結及肝、脾無腫大。骨穿顯示骨髓增生活躍,以紅系增生為主伴巨幼樣變,成熟粒細胞分葉過多,可見較大血小板。胃鏡檢查為慢性淺表性胃炎。首先考慮的診斷為()
A.巨幼細胞性貧血
B.MDS
C.PNH
D.紅白血病
E.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本病診斷的金標準為()
本例擬診為維生素B12缺乏性貧血,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該病的發(fā)病機制描述不正確的是()
下述治療措施對上述病人的癥狀無減輕作用的是()
該患者治療措施主要是()
假如該例骨髓亞鐵氰化鉀染色小粒內含鐵血黃素(++++),幼紅細胞內鐵粒明顯增多,20%幼紅細胞鐵粒環(huán)核分布,見于下列哪種疾?。ǎ?/p>
下列哪項治療對本例是不合適的()
關于鐵代謝下列哪項是正確的()
關于預后,描述準確的是()
以下實驗室檢查符合該病特點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