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屬人原則
B、屬地原則
C、普遍管轄原則
D、保護原則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不具溯及力,因陳某的盜竊行為是1997年6月20日,此時新《刑法》未生效,應依行為時法
B.不具溯及力,因陣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1997年9月4日)審結
C.具有溯及力,因對陳某判的刑太重
D.具有溯及力,因上訴期間判決書還不具有終審效力,且新《刑法》規(guī)定16周歲對盜竊罪不負刑事責任,對此案來說是輕法
A.殺人者死
B.刑無等級
C.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D.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
A.刑法的屬地管轄原則
B.刑法的屬人管轄原則
C.刑法的保護管轄原則
D.刑法的普遍管轄原則
A.適用新刑法,可以假釋
B.適用舊刑法,不得假釋
C.適用新刑法,不得假釋
D.適用舊刑法,符合規(guī)定的可以假釋
A.不能適用我國刑法
B.可能適用我國刑法
C.應當適用我國刑法
D.只能適用甲國或乙國刑法
![](https://static.ppkao.com/ppmg/img/appqrcode.png)
最新試題
我國《刑法》規(guī)定:“對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參加的國際條約所規(guī)定的罪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所承擔條約義務的范圍內(nèi)行使管轄權的,適用本法”這一規(guī)定體現(xiàn)了刑法適用范圍上的何種原則?
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對我國國家或者公民實施犯罪,我國有限制地對犯罪的外國人行使管轄權,其根據(jù)的原則是()。
下引案件在本法第124條規(guī)定的期限屆滿不能偵查終結的,經(jīng)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檢察院批準或者決定,可以延長2個月,()。
對事實一,下列不正確的說法是:()
宋某,17歲,因犯盜竊罪被公安機關逮捕,法院根據(jù)我國《刑法》第17條第3款,對其從輕或減輕處罰,符合我國《刑法》的()
下列選項中,關于罪刑法定原則及其內(nèi)容的表述,正確的有:()
2013年夏,某國公民甲到我國旅行,因生意糾紛與我國公民乙發(fā)生爭執(zhí),甲順手拿起身邊的煙灰缸朝乙的頭部猛砸數(shù)下,乙頭部頓時鮮血直流,之后甲又對乙拳打腳踢,乙經(jīng)醫(yī)院搶救后脫離生命危險,但乙受到的傷害為重傷。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我國對甲行使了刑事管轄權。我國對甲行使刑事管轄權的根據(jù),可歸屬于下列哪一管轄原則?()
第二審人民法院對上訴、抗訴案件經(jīng)審理后,()。
我國運用證據(jù)實事求是的指導原則,可以歸納為()。
中國公民A在英國盜竊了法國公民B價值5000元人民幣的財物。下列選項中,不正確的說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