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項選擇甲公司根據(jù)生產的特點和管理的要求對A產品采用品種法計算產品成本。生產費用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在完工產品與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其他加工費用發(fā)生較為均衡。期末在產品的完工程度按50%計算。在生產A產品的同時生產出P副產品,副產品采用作價扣除法分配其成本。甲公司2013年12月共發(fā)生費用82000元,其中直接材料40000元,直接人工20000元,制造費用20000元,管理部門費用2000元;其中P產品不能直接對外銷售尚需進一步加工,進一步加工成本為直接人工1250元,制造費用1250元,當月投產A產品500件,其中400件已完工,100件為在產品,同時產出P產品100件。P產品市場售價為80元/件;單位銷售稅金及費用為20元/件,單位銷售利潤為10元/件。要求:假定A產品期初無在產品,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一5.題。P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成本為()。

A.P產品應負擔的直接材料成本1250元
B.P產品應負擔的直接人工成本625元
C.P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為625元
D.P產品應負擔的制造費用為650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4.不定項選擇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2013年度發(fā)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項如下:1.10月5日,購入A材料一批,支付價款600萬元(不含增值稅),增值稅進項稅額102萬元,另支付運雜費20萬元。A材料專門用于為乙公司制造B產品,無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2.12月1日,開始為乙公司專門制造一臺B產品(A材料是為了制造B產品購入的).至12月31日,B產品已經制造完成,共計發(fā)生直接人工費用82萬元;領用所購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萬元;發(fā)生制造費用120萬元(均是銀行存款支付)。在B產品制造過程中,發(fā)生材料非正常(自然災害)損耗20萬元。期末B產品全部完工入庫并且尚未發(fā)出。3.12月15日,采用自行提貨的方式向丁公司銷售C產品一批,銷售價格為200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160萬元。同日,甲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貨款。至12月31日,丁公司尚未提貨。4.12月20日,發(fā)出D產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續(xù)費方式代銷,該批產品的成本為600萬元。戊公司按照D產品銷售價格的5%收取代銷手續(xù)費,并在應付甲公司的款項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銷清單,代銷清單載明戊公司已銷售上述委托代銷D產品的20%,銷售價格為250萬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項。5.剩余A材料期末可變現(xiàn)凈值為240萬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一5.題。針對該項乙公司債券期末應確認的資產減值損失為()。

A.677.55萬元
B.661.43萬元
C.650萬元
D.600萬元

5.不定項選擇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2013年度發(fā)生的部分交易或事項如下:1.10月5日,購入A材料一批,支付價款600萬元(不含增值稅),增值稅進項稅額102萬元,另支付運雜費20萬元。A材料專門用于為乙公司制造B產品,無法以其他原材料替代。2.12月1日,開始為乙公司專門制造一臺B產品(A材料是為了制造B產品購入的).至12月31日,B產品已經制造完成,共計發(fā)生直接人工費用82萬元;領用所購A原材料的60%和其他材料60萬元;發(fā)生制造費用120萬元(均是銀行存款支付)。在B產品制造過程中,發(fā)生材料非正常(自然災害)損耗20萬元。期末B產品全部完工入庫并且尚未發(fā)出。3.12月15日,采用自行提貨的方式向丁公司銷售C產品一批,銷售價格為200萬元(不含增值稅),成本為160萬元。同日,甲公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并向丁公司收取貨款。至12月31日,丁公司尚未提貨。4.12月20日,發(fā)出D產品一批,委托戊公司以收取手續(xù)費方式代銷,該批產品的成本為600萬元。戊公司按照D產品銷售價格的5%收取代銷手續(xù)費,并在應付甲公司的款項中扣除。12月31日,收到戊公司的代銷清單,代銷清單載明戊公司已銷售上述委托代銷D產品的20%,銷售價格為250萬元。甲公司尚未收到上述款項。5.剩余A材料期末可變現(xiàn)凈值為240萬元。要求:根據(jù)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一5.題。甲公司應將取得的乙公司債券劃分為()。

A.交易性金融資產
B.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C.長期股權投資
D.持有至到期投資

最新試題

A公司2018年應交所得稅40萬元,年初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0萬元和5萬元,年末的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為15萬元和10萬元。則A公司2018年應確認的所得稅費用金額為()萬元。

題型:單項選擇題

企業(yè)外購電力、燃氣等動力時一般通過()科目核算。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4月5日外購原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價款為120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0.4萬元,支付運費取得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運費為2萬元,增值稅稅額為0.22萬元,入庫前支付過磅費0.2萬元,上述業(yè)務發(fā)生采購人員差旅費合計0.3萬元。則甲公司該批原材料的入賬成本為()萬元。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乙公司均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18年1月甲公司向乙公司銷售一批產品,應收取價款為133萬元,增值稅稅額為22.61萬元,甲公司支付銷貨運費2.22萬元,代乙公司墊付產品保險費3.5萬元,則甲公司應收賬款的入賬金額為()萬元。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適用于規(guī)模較大、收付款業(yè)務多、轉賬業(yè)務少的單位的賬務處理程序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稅金中,應計入相關資產成本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額人,2016年10月5日,外購一批材料物資用于集體福利,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225000元,增值稅稅額為38250元;1o月18日,領用一批外購原材料用于集體福利,該批原材料的成本為85000元,購入時支付的增值稅進項稅額為14450元。則2016年10月份甲公司記人“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科目的金額為()元。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中,關于政府決算報告與政府綜合財務報告的主要區(qū)別說法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MN公司2018年1月1日未分配利潤為-500萬元(滿足稅法彌補虧損條件),當年實現(xiàn)的利潤總額為4500萬元。適用的企業(yè)所得稅稅率為25%,按凈利潤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積,則2018年12月31日MN公司的未分配利潤為()萬元。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各項經濟業(yè)務中,企業(yè)需要編制收款憑證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