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某辦公樓工程,框架結構,鉆孔灌注樁基礎,地下一層,地上20層,總建筑面積25000m2,其中地下建筑面積3000m2,施工單位中標后與建設單位簽訂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約定:“…至2014年6月15日竣工,工期目標470日歷天:質量目標合格:主要材料由施工單位自行采購:因建設單位原因導致工期延誤,工期順延,每延誤一天支付施工單位10000元/天的延誤費…”,合同簽訂后,施工單位實施了項目進度策劃,其中上部標準層結構工序安排如下:
上部標準層結構工序安排表
柱基施工時遇地下溶洞(地質勘探未探明),由此造成工期延誤20日歷天。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索賠報告,要求延長工期20日歷天,補償誤工費20萬元,地下室結構完成,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項目負責人立即組織總監(jiān)理工程師及建設單位,勘察單位,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地基基礎分部驗收。
施工至十層結構時,因商品混凝土供應遲緩,延誤工期10日歷天。施工至二十層結構時,建設單位要求將該層進行結構變更,又延誤工期15日歷天。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交索賠報告,要求延長工期25日歷天,補償誤工費25萬元。
裝飾裝修階段,施工單位采取編制進度控制流程、建立協(xié)調機制等措施,保證合同約定工期目標的實現(xiàn)。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請回答:除采取組織措施外,施工進度控制措施還有哪幾種措施?
項目技術負責人還應補充哪些施工進度計劃的組成內(nèi)容?
分析并寫出總工期最短時,三個單體的施工先后順序。
計算各施工過程間的流水步距和總工期。
根據(jù)案例,本工程地基基礎分部工程的驗收程序有哪些不妥之處?并說明理由。
繪制總工期最短方案的流水施工進度計劃。
該工程應采用何種流水施工組織形式?
根據(jù)11月底的檢查情況,試繪制從12月開始到工程結束的時標網(wǎng)絡計劃。
事件二中,施工單位的各項索賠是否成立(不考慮事件一的影響)?并分別說明理由。
事件三中,后澆帶施工方案中有哪些不妥之處?后澆帶混凝土填充作業(yè)的施工技術要點主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