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報告在論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中明確指出: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現(xiàn)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chuàng)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的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
問題:
結合教育教學實際,談談你對終身學習的認識。
京京今年上大班,老師對他印象一直不好,其實他的學習成績還不錯,也沒犯過什么大錯,就是平時有點頑皮,不太自覺,上課有時候愛講話。但老師對他很有偏見,京京的家長也側面和老師溝通過,提了些意見,最終非但沒改變什么,反而發(fā)展到老師經(jīng)常要故意挑京京錯的程度。
問題:
根據(jù)材料,請你分析教師應該樹立怎樣的兒童觀。
某幼兒園的兩位教師在辦公室閑談,甲老師說:“我們班的××特別聰明,懂得很多知識,真不愧是工程師的兒子。”乙老師說:“我班的××什么都不會,怎么教都學不好,沒辦法,父母都是小學文化。”甲老師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嘛,就是這個理兒。”
問題:
請你運用教師職業(yè)理念對這兩名教師的行為進行評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