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下列各組合項描述中,正確的是()

A.TdT——B-ALL陽性
B.酸性α-醋酸酯酶——不能區(qū)分T細胞和B細胞
C.N-堿性磷酸酶——急性粒細胞白血病時活性增強
D.5-溴脫氧尿嘧啶摻入法——可用于檢測白細胞DNA含量
E.硝基四氮唑藍還原試驗(NBT)——判斷中性粒細胞吞噬功能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關于氯乙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下述概念不正確的是()

A.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多呈陰性反應
B.單核細胞為陰性反應,個別呈弱陽性反應
C.粒細胞酶活性隨細胞的成熟而增強
D.淋巴細胞、漿細胞、幼紅細胞均呈陰性反應
E.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為陰性反應

2.單項選擇題在粒細胞研究時,下列哪種試驗可了解血液循環(huán)中細胞池的大小及滯留時間()

A.二異丙酯氟磷酸鹽標記測定(DF32P)
B.潑尼松刺激試驗
C.氚標記脫氧胸苷測定
D.腎上腺素激發(fā)試驗
E.流式細胞儀檢測DNA合成及含量

3.單項選擇題特異顆粒與中性粒細胞依氧殺菌功能有關的是()

A.溶菌酶
B.CD11/CD18復合體
C.趨化三肽受體(FMLPR)
D.細胞色素b558
E.乳鐵蛋白

4.單項選擇題下列哪項符合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

A.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細胞>4%,以成熟型為主
B.骨髓中紅系、巨系常受抑
C.本病的主要診斷依據(jù)是骨髓檢查
D.外周血不可見幼稚細胞
E.骨髓中以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為主,且有形態(tài)異常

最新試題

本病例最可能的診斷?

題型:問答題

漿細胞特異性抗原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流式細胞儀可以檢測()

題型:多項選擇題

女,30歲,主訴腹部不舒服,近來加重。查體:脾肋下10cm,肝肋下3cm。血常規(guī)檢查:Hb100g/L,WBC4.8×109/L,BPC84×109/L,涂片分類:未見明顯異常細胞;骨髓檢查: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2.5:1,片中有大量形態(tài)特殊的細胞,其胞體50~80μm。胞質(zhì)豐富,其中含有許多空泡,核較小,染色質(zhì)疏松,核仁未見。SBB及PAS染色呈陽性,POX及ACP染色陰性。家族中有類似的病人。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近年T-ALL采用的特異性一線單抗有()

題型:多項選擇題

男性,52歲,乏力1年,腹脹、消瘦半年,骨痛2月,偶有發(fā)熱。體檢:脾肋下10cm,肝肋下1.5cm,淺表淋巴結(jié)無腫大;血常規(guī)檢驗:血紅蛋白量85g/L,血小板數(shù)65×109/L,白細胞數(shù)17×109/L;血片分類中性成熟粒細胞占40%,嗜堿性粒細胞占2%,嗜酸性粒細胞占6%,幼粒細胞占20%,幼紅細胞10%,淋巴細胞22%,成熟紅細胞大小不一,可見嗜堿性點彩紅細胞,淚滴形紅細胞較易見。骨髓檢查:干抽,骨髓涂片中骨髓小粒少見,有核細胞增生減低,粒紅比為2.43:1,粒系占49.6%,紅系占20.4%,巨核細胞全片3個,血小板少見,原始細胞不多見,各種血細胞形態(tài)無明顯異常,未見其他明顯異常細胞。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某患兒,出生9個月畏食嘔吐、肝脾大、皮膚干燥呈蠟黃色、肌無力。X線肺部檢查見有網(wǎng)點狀陰影。外周血檢查見紅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數(shù)正常,但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胞質(zhì)中可見有空泡。骨髓檢查可見少量胞體較大的細胞;該細胞呈圓形、橢圓形。胞核較小、呈圓或橢圓形。胞質(zhì)豐富并充滿大量泡沫。細胞化學染色結(jié)果如下:POX(-)、SBB(+)、PAS見泡壁弱陽性,空泡中心陰性。堿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患者,男性,63歲,自感體重明顯減輕,伴乏力明顯,食欲明顯減弱,并自己發(fā)現(xiàn)左上腹飽滿且捫及質(zhì)地較硬的“包塊”,在門診就診。家族史:父母、兄弟及兒子均健康。體格檢查:患者神志清楚,心、肺檢查無異常。肝未觸及,脾肋下4cm、質(zhì)韌、表面光滑、無觸痛,淺表淋巴結(jié)不大。實驗室檢查:血象:Hb95g/L,RBC3.0×1012/L,WBC101.2×109/L,PLT148×109/L,早幼粒細胞2%、中性中幼粒細胞27%、中性晚幼粒細胞17%中性桿狀核細胞12%、中性分葉核細胞33%、嗜酸性粒細胞2%、嗜堿性粒細胞3%,淋巴細胞4%。骨髓象:有核細胞增生明顯活躍,粒紅比例為26.9:1。以粒系增生為主占94%,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及桿狀為主,可見原始粒細胞,嗜堿性和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紅系增生受抑。細胞化學染色:堿性磷酸酶陽性率0.05。染色體檢查:46XY,t(9,22)(q34:q11)生化檢查:各項指標均正常。根據(jù)以上病例,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什么?

題型:問答題

病例2:患者,女性,52歲,橡膠廠工人,因面色蒼白、心悸、氣短伴下肢反復瘀點2年就診,體檢重度貧血貌,心率120次/分,肝脾未及,紅細胞2.5×1012/L,血紅蛋白63g/L,白細胞2.8×109/L,血小板34×109/L,網(wǎng)織紅細胞O.5%,骨髓檢查見增生明顯活躍;粒、紅、巨三系均見增生;其中紅細胞系增生尤為明顯且以中、晚幼階段為主、病態(tài)改變可見;原始細胞見3%。幼紅細胞化學染色見PAS呈不同程度陽性;α-NAE呈弱陽性;鐵染色內(nèi)鐵陽性率為63%,其中環(huán)狀鐵陽性率為23%,外鐵可見(+++)。試分析該病案。

題型:問答題

下列何種核型的AML對治療反應良好,緩解期較長()

題型:多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