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案例分析題】業(yè)內人士自曝海南游“黑幕”
成本價2000多元的海南游,旅行社為何能賣1000多元?業(yè)內人士自曝貓膩:
表面上價格很低,但你一旦加入這樣的團,整個旅途處處面臨“殺機”。
旅行社為了找回利潤,手法主要包括:虛報價格,本來免費的海南景點夜夢長廊,部分旅行社可以賣到138元;強制購物是低價團的另一個特點,多次帶游客進購物點,這些購物點的價格一般是正常價格的4倍以上。如果游客不愿購物也沒關系,旅行社還有很多殺手锏:譬如中途停車強制收費,中途甩團;偷梁換柱,隨便更換景點,游客到了天涯海角,導游會“善意”介紹一個更便宜的路線,即“海上游天涯”,不僅旅游產品質量下降,費用還要增加。此外,個別旅行社會使用概念不清的“準星級”、“相當于”稱謂來降低住宿標準和成本。
低價團的“導游”一般沒有工資獎金,他們的收入全靠自己,而導游對付游客的招數也很嫻熟。例如“善意”推薦免費景點,在游客被打動之后,還要求游客簽字同意。結果走幾個小時才上山,雖然確實沒有門票,但游客會遭遇強制拍照、購物等收費,等到精疲力竭想下山,只有按導游的指點坐索道,當然,免不了再次遭遇高價。
業(yè)內人士提醒游客,價格要參考,關鍵還是要看內容,切不可上了“模糊合同”和“貓膩廣告”的當。如果你是一名旅游從業(yè)人員,你會怎么辦?
答案:
①樹立正確的營銷思想;
②克服急功近利行為;
③用實際行動爭取企業(yè)領導人的理解和支持;
④呼吁業(yè)界共同規(guī)范旅游營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