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6歲,頭痛頭昏3個月,左耳鳴耳聾1個月。查體:眼底視乳頭水腫,左聽力下降,神經(jīng)性耳聾,左側面部淺感覺正常,角膜反射遲鈍,無面癱,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對稱,未引出病理征。左側上下肢共濟失調(diào),Romberg征(+),往左側傾倒。
本病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A.神經(jīng)性角膜炎
B.周圍性面癱
C.中樞性面癱
D.吞咽困難
E.飲水嗆咳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男性,36歲,頭痛頭昏3個月,左耳鳴耳聾1個月。查體:眼底視乳頭水腫,左聽力下降,神經(jīng)性耳聾,左側面部淺感覺正常,角膜反射遲鈍,無面癱,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對稱,未引出病理征。左側上下肢共濟失調(diào),Romberg征(+),往左側傾倒。
本病最常見的癥狀是()
A.耳聾
B.額枕部疼痛
C.共濟失調(diào)
D.面部疼痛,面癱
E.頭昏眩暈
男性,36歲,頭痛頭昏3個月,左耳鳴耳聾1個月。查體:眼底視乳頭水腫,左聽力下降,神經(jīng)性耳聾,左側面部淺感覺正常,角膜反射遲鈍,無面癱,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對稱,未引出病理征。左側上下肢共濟失調(diào),Romberg征(+),往左側傾倒。
行CT檢查,以下哪項符合本病診斷()
A.混雜密度,無強化
B.界清,第四腦室受壓;增強可見明顯強化,強化區(qū)內(nèi)混有低密度
C.界清,低密度病灶,無強化
D.累及中、后顱凹,呈啞鈴狀,巖骨尖受壓變短,鞍旁骨質(zhì)破壞
E.半圓形高密度病灶,均一強化腫塊,邊緣光滑銳利
男性,36歲,頭痛頭昏3個月,左耳鳴耳聾1個月。查體:眼底視乳頭水腫,左聽力下降,神經(jīng)性耳聾,左側面部淺感覺正常,角膜反射遲鈍,無面癱,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對稱,未引出病理征。左側上下肢共濟失調(diào),Romberg征(+),往左側傾倒。
上述病例行X線示患側內(nèi)聽道擴大3mm,你認為最可能的診斷是()
A.三叉神經(jīng)鞘瘤
B.腦膜瘤
C.聽神經(jīng)鞘瘤
D.膠質(zhì)瘤
E.膽脂瘤
男性,36歲,頭痛頭昏3個月,左耳鳴耳聾1個月。查體:眼底視乳頭水腫,左聽力下降,神經(jīng)性耳聾,左側面部淺感覺正常,角膜反射遲鈍,無面癱,四肢肌力、肌張力正常,腱反射對稱,未引出病理征。左側上下肢共濟失調(diào),Romberg征(+),往左側傾倒。
定位診斷位于()
A.左側小腦
B.枕部
C.腦干
D.左側腦橋小腦角
E.右側腦橋小腦角
女性,56歲,間斷突發(fā)右側面部閃電樣銳痛1個月,疼痛多位于右側上唇、鼻翼、口角、頰粘膜處,常于進食、洗臉、刷牙時發(fā)作,每次持續(xù)1~2分鐘,發(fā)作間期無癥狀。每日發(fā)作約1~2次。
本手術術后有效率一般為()
A.20%~40%
B.40%~60%
C.70%~90%
D.90%~95%
E.100%
最新試題
本病最常見的責任血管是()
頂核接受()球狀核接受()栓狀核接受()齒狀核接受()
該診斷最可能的是()
本病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是()
聽神經(jīng)瘤造成()垂體腺瘤造成()顱咽管瘤造成()腦膜瘤造成()
關于聽神經(jīng)瘤手術治療的常見入路及各自優(yōu)缺點,正確的說法是()
提示:患者的電測聽、言語分辨率檢查結果示:患者的純音聽力為60dB,言語分辨率為:20%。按照Gardener-Robertson修訂聽力分級,該患者的聽力分級為()
最可能的診斷是()
中腦腹側部受損多引起()延髓上段背外側部損傷多引起()第Ⅴ、Ⅶ、Ⅷ腦神經(jīng)損害多引起()四疊體上丘損傷多引起()中腦被蓋部受損多引起()
你認為目前最合理的治療方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