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
小張是剛從大學畢業(yè)分配來的某廠辦公室秘書。雖然他早就聽人說過信息是資源,是財富,但究竟它的價值有多大,對領導決策起多大作用,總感到說不清。在一次領導辦公會上,辦公室盧主任讓小張作記錄,他才對信息工作有了較深的理解。會上,管設備的副廠長提出技術改造方案,以提高企業(yè)的競爭力,要求把剛剛收回的一大筆資金,重點投放到購買機械設備上。管財務、管生產的副廠長都表示支持。當廠長正要拍板決斷時,盧主任說他有點不同看法。領導們的目光一起轉向了他。“我先說幾條信息請領導思考:一是我國糧食進入市場,糧價上調趨勢十分明顯;二是國際上幾個主要糧食進口國和糧食進口量大的國家今年均遭自然災害,國際性糧食歉收趨勢已定;三是供應我廠工業(yè)糧食原料的產糧區(qū)今年都遭到嚴重的水災;第四,今年又是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發(fā)展很快的一年,這些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不少是利用其資源優(yōu)勢從事投資少見效快的食品和釀酒業(yè),都將以糧食為原料。根據以上情況,我預計,近期糧價必上漲,而且上漲幅度較大,可能每公斤上漲0.2~0.5元之間;我廠每年工業(yè)原料用糧10萬噸,按每公斤原料用糧上漲0.3元計算,每噸將上漲300元,xhy10噸就是3000元,全年就是3萬!因此,我建議當務之急是在糧食漲價前購進原料,這樣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然后再把獲得的盈利投入技術改造。由于經濟實力強,我們的技術改造的起點可以更高,做好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這樣,就為我們的產品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盧主任的發(fā)言結束后,會場一片寂靜。領導們有的拿出計算器,仔細地算著;有的掏出鋼筆,在本子上寫著;還有的在沉思……過了一會兒,廠長發(fā)話了:“老盧提出了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我同意他對糧食價格變化所作的分析和預測。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先搞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還是先購進即將漲價的原料,取得經濟效益后再以更大的投入進行高起點的技術改造。請大家對這兩個方案議一議。”經過反復比較、分析,廠領導最后采納了盧主任的意見。后來的事實證明,盧主任的預測是正確的,他的方案使企業(yè)獲得了巨大的利潤。小張敬佩地對盧主任說:“看來信息是金錢的說法一點不假!您是怎樣獲得這些信息的呢?”盧主任說:“信息變化極快,信息工作無止境。這次我們雖然從大量信息中淘出一些金沙,但不知還有多少金礦等待我們去開掘,去淘洗,去利用。稍一馬虎,它就會從眼皮底下溜走。”淘金,把小張引入了對信息工作的深層思索……
《五萬為何變成三十五萬》。
某地信訪局編印的《信訪情況》(內部簡報),摘要刊載了一封群眾來信,信中反映:某單位在廠慶活動中鋪張浪費,“共花費5萬元”,建議上級派人查處。有關人員在核稿時,改為“花費了5萬元”。打印時被打成“花費35萬元”。加上校對馬虎,未被發(fā)現、更正,簡報下發(fā)后引起有關單位對寫信人和領導機關的嚴重不滿。事后經調查,該單位花費5萬元搞廠慶屬實,但簡報卻變成35萬元,是嚴重失實。為澄清事實,平息風波,編刊單位不得不在另一期簡報上做出更正聲明,并向有關單位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