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題正強化的分類:性質(zhì)分為,(),() ()內(nèi)容:消費性、活動性 操作性 擁有性 社會性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在進行鏈接的歷程中,最先教行為鏈中最后一個刺激-反應(yīng)的方式是下列哪項?()

題型:單項選擇題

?“使用塑造在語言治療中讓患者說出的聲音提高“是使用塑造的哪一項功能?()

題型:單項選擇題

?行為技能訓(xùn)練方法中的哪一項成分是“告訴學(xué)習(xí)者怎樣做出正確的行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行為矯正理論中所指行為可以是內(nèi)隱的行為。()

題型:判斷題

某研究者對某兒童用餐時濺食行為進行了觀察記錄,在基線期前10次觀察中,記錄到每餐濺出食物的次數(shù)是:2l,27,19,18,20,24,26,16,17,23,在使用行為矯正技術(shù)后記錄九次濺食次數(shù)是:10,8,5,3,1,3,2,5,6,5。研究者據(jù)此數(shù)據(jù)繪制行為記錄圖如下:請問該行為記錄圖的主要錯誤之處在于()。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我對自己過量進食的定義是:任何時候我吃的東西比我想要吃的量還大,或者任何時候我覺得自己吃得都脹起來了,或者覺得皮帶太緊了()。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小明在課堂上搗亂,老師警告他:“如果再搗亂,就告訴家長”。小明只安靜了一小會兒,又繼續(xù)開始搗亂。從行為主義心理學(xué)的角度解釋,你覺得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題型:多項選擇題

泰德在想要餅干時大聲喊叫。然后他被告知不給。當他大叫時,他的媽媽終于給了他一塊餅干。但是當他大叫時,他的爸爸從不給他餅干。于是,當媽媽在時,泰德更可能大叫著要餅干。此事例中泰德大叫著要餅干這一行為的前提和后果分別是什么?()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研究者在對兒童的上課離座行為進行觀察記錄時,利用周一上午第一節(jié)課的時間,每當兒童出現(xiàn)離座行為,就記做一次,共記錄了5次,請問這種問題行為的觀察記錄方式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當帕蒂在學(xué)校聽見雷聲哭的時候,同學(xué)們都不理她。當帕蒂在家里聽見雷聲哭的時候,她的父母抱著她并且安慰她。于是,當帕蒂聽見雷聲后,在家里哭,在學(xué)校不哭。此事例中帕蒂哭這一行為的前提和后果分別時什么?()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