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答題
30年代初,特里普為美國首次開通了橫越太平洋的航線,泛美從此聲名鵲起。此后不久,泛美的橫越大西洋航線和許多拉美航線也相繼開通,到40年代后期,泛美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航空公司,具備了全球航運的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泛美與政府間合作密切。
1980年,美國泛美世界航空公司進行技術(shù)改造,準(zhǔn)備全面淘汰老舊費油的20架B707客機。經(jīng)過一番比較,泛美公司選擇洛克希德為配合泛美航空公司需要特地改良的L1101-500型寬體客機。
與波音707性能相似,但成本更低的新型飛機紛紛上市,如麥道公司的MD80、波音公司的波音757、波音B767等。相形之下,11101—500型飛機的單位飛行成本,無論是燃料還是航空員工的所需費用,都明顯比新機種高得多,泛美公司為此后悔不迭。
3年后,洛克希德停止制造L1101各型飛機,泛美公司只得將已經(jīng)落后的L1101—500型機隊全部出售,但毫無所獲。
為了擺脫困境,泛美公司不得不拋售一些貴重的非空運財產(chǎn)。公司從出售在肯尼迪國際機場的候機大樓中籌得5000萬美元,從延期撥付職工養(yǎng)老基金中少支出萬美元。
而泛美公司在財政上此時則捉襟見肘,只好靠繼續(xù)出賣資產(chǎn)來清償債務(wù),維持生計。最后終于步了東方航空公司和中途航空公司的后塵,于1991年12月4日宣告破產(chǎn),成為該年倒閉的第三個美國大民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