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清中晚期開始采用石墨粉碎加工制備泥料,并一直沿用到()后才逐漸被淘汰。

A.1963年
B.1958年
C.1959年
D.1957年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宜興陶瓷生產(chǎn)中使用粘土的燒結(jié)范圍在()為宜。燒成范圍越寬變形越大。

A.100℃--150℃
B.150℃—200℃
C.180℃—200℃
D.80℃—110℃

2.單項選擇題紫砂泥(本山綠泥)的耐火度比紫泥略高,可在()

A.1150℃—1180℃
B.1050℃—1100℃
C.1180℃—1200℃
D.1200℃—1250℃

3.單項選擇題紫砂泥(紫泥)燒成溫度為()

A.1150℃—1180℃
B.1050℃—1100℃
C.1180℃—1200℃
D.1200℃—1250℃

4.單項選擇題紫砂泥(紅泥)燒成溫度為()

A.1150℃—1180℃
B.1050℃—1100℃
C.1180℃—1200℃
D.1200℃—1250℃

最新試題

清代周容著《陽羨名陶錄》是一部清代紫砂器專著,全面介紹了宜興紫砂的制作工藝和制壺名家。

題型:判斷題

紫砂雕塑的題材極其廣泛,歷史和現(xiàn)代人物、動物、花草、山水勝景、古今戲文幾乎均有涉獵,但絕大多數(shù)的表現(xiàn)題材還是人物。

題型:判斷題

青瓷在唐朝的評價比較高,這和唐朝的飲茶風(fēng)尚關(guān)系密切。

題型:判斷題

寧波玉成窯是由()倡導(dǎo)并集任伯年、胡公壽、虛谷、徐三庚、周存伯、黃山壽、陳山農(nóng)等書畫、金石名家領(lǐng)銜,制壺名手何心舟、王東石合力而成的文人紫砂窯口。

題型:單項選擇題

瞿應(yīng)紹精于鑒賞,長于人物花卉畫,尤善鐵筆。他與其友人鄧奎人合作,設(shè)計壺型,其()更是成為傳統(tǒng)經(jīng)典器型。

題型:單項選擇題

陶土的顆粒組成是指粘土中不同大小的顆粒的重量百分比含量。細(xì)顆粒愈少,則可塑性愈強、干燥收縮愈小,干燥后強度愈高,而且燒結(jié)溫度低;反之則可塑性差、收縮大,燒結(jié)溫度有所提高。

題型:判斷題

福建德化窯所產(chǎn)白瓷由于含()量很高,又采用中性氣氛燒制,因此其白色猶如凝脂,有奶油白或象牙白之稱。

題型:單項選擇題

造型為功能服務(wù),如盆、盒、扁壹稱“俯式”造型,立面上作變化;瓶、罐、鼎、壺則稱“立式”造型,在平面上作變化。

題型:判斷題

隨著茗茶的興起,明清時期是紫砂陶發(fā)展的一個高峰。最晚在元代,就已形成了獨立的紫砂工藝生產(chǎn)體系。

題型:判斷題

顧景舟諳熟各種制壺技法,尤精手在壺上用立體線條進行裝飾。壺藝謹(jǐn)嚴(yán),一絲不荀;代表作品有()和“鷓鴣提梁壺”等。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