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關于惡意代碼的守護進程的功能,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隱藏惡意代碼
B.加大檢測難度
C.傳播惡意代碼
D.監(jiān)視惡意代碼主體程序是否正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4.單項選擇題某單位信息安全崗位員工,利用個人業(yè)余時間,在社交網絡平臺上向業(yè)內同行不定期發(fā)布信息安全相關知前沿動態(tài)資訊。這一行為主要符合以下哪一條注冊信息安全專業(yè)人員(CISP)職業(yè)道德準則()。

A.避免任何損害CISP聲譽形象的行為
B.自覺維護公眾信息安全,拒絕并抵制通過計算機網絡系統(tǒng)泄露個人隱私的行為
C.幫助和指導信息安全同行提升信息安全保障知識和能氣充泄露個人隱私的行為
D.不在公眾網絡傳播反動、暴力、黃色、低俗信息及非法軟件

5.單項選擇題應急響應是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關于應急響應工作,下面描述錯誤的是()。

A.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通常是指一個組織為了應對各種安全意外事件的發(fā)生所采取的防范措施,既包括預防性施,也包括事件發(fā)生后的應對措施
B.應急響應工作有其鮮明的特點:具有高技術復雜性與專業(yè)性、強突發(fā)性、對知識經驗的高依賴性,以及需要廠家的協(xié)調與合作
C.應急響應是組織在處置應對突發(fā)/重大信息安全事件時的工作,其主要包括兩部分工作:安全事件發(fā)生時正確指揮、事件發(fā)生后全面總結
D.應急響應工作的起源和相關機構的成立和1988年11月發(fā)生的莫里斯蠕蟲病毒事件有關,基于該事件,人們應該重視安全事件的應急處置和整體協(xié)調的重要性

最新試題

為了開發(fā)高質量的軟件,軟件效率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那么開發(fā)效率主要取決于以下兩點:開發(fā)新功能是否迅速以及修復缺陷是否及時。為了提高軟件測試的效率,應()。

題型:單項選擇題

分析針對Web的攻擊前,先要明白http協(xié)議本身是不存在安全性的問題的,就是說攻擊者不會把它當作攻擊的對象。而是應用了http協(xié)議的服務器或則客戶端、以及運行的服務器的wed應用資源才是攻擊的目標。針對Web應用的攻擊,我們歸納出了12種,小陳列舉了其中的4種,在這四種當中錯誤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列選項中對信息系統(tǒng)審計概念的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信息時流動的,在信息的流動過程中必須能夠識別所有可能途徑的()與();面對于信息本身,信息的敏感性的定義是對信息保護的()和(),信息在不同的環(huán)境存儲和表現(xiàn)的形式也決定了()的效果,不同的截體下,可能體現(xiàn)出信息的()、臨時性和信息的交互場景,這使得風險管理變得復雜和不可預測。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商貿公司信息安全管理員考慮到信息系統(tǒng)對業(yè)務影響越來越重要,計劃編制單位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預案,在向主管領導寫報告時,他列舉了編制信息安全應急響應預案的好處和重要性,在他羅列的四條理由中,其中不適合作為理由的一條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保護-檢測-響應(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PDR)模型是()工作中常用的模型,七思想是承認()中漏洞的存在,正視系統(tǒng)面臨的(),通過采取適度防護、加強()、落實對安全事件的響應、建立對威脅的防護來保障系統(tǒng)的安全。

題型:單項選擇題

某單位在進行內部安全評估時,安全員小張使用了單位采購的漏洞掃描軟件進行單位內的信息系統(tǒng)漏洞掃描。漏洞掃描報告的結論為信息系統(tǒng)基本不存在明顯的安全漏洞,然而此報告在內部審計時被質疑,原因在于小張使用的漏洞掃描軟件采購于三年前,服務已經過期,漏洞庫是半年前最后一次更新的。關于內部審計人員對這份報告的說法正確的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小張在一不知名的網站上下載了魯大師并進行了安裝,電腦安全軟件提示該軟件有惡意捆綁,小張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知道惡意代碼終隨之進入系統(tǒng)后會對他的系統(tǒng)信息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那么惡意代碼的軟件部署常見的實現(xiàn)方式不包括()。

題型:單項選擇題

歐美六國和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與技術局共同制定了一個供歐美各國通用的信息安全評估標準,簡稱CC標準,該安全評估標準的全稱為()。

題型:單項選擇題

目前應用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發(fā)現(xiàn)。對應用系統(tǒng)潛在的威脅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分類,但小趙認為同事小李從對應用系統(tǒng)的攻擊手段角度出發(fā)所列出的四項例子中有一項不對,請問是下面哪一項?()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