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ootkit是攻擊者用來隱藏自己和保留對系統(tǒng)的訪問權限的一組工具
B.Rootkit是一種危害大、傳播范圍廣的蠕蟲
C.Rootkit和系統(tǒng)底層技術結合十分緊密
D.Rootkit的工作機制是定位和修改系統(tǒng)的特定數據改變系統(tǒng)的正常操作流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它的主要原因是程序對用戶的輸入缺乏過濾
B.一般情況下防火墻對它無法防范
C.對它進行防范時要關注操作系統(tǒng)的版本和安全補丁
D.注入成功后可以獲取部分權限
A.中斷
B.篡改
C.偵聽
D.偽造
A.設計型漏洞
B.開發(fā)型漏洞
C.運行型漏洞
D.以上都不是
A.SMTP身份認證
B.逆向名字解析
C.黑名單過濾
D.內容過濾
A.瀏覽器客戶端
B.web服務器
C.應用服務器
D.數據庫服務器
最新試題
災備指標是指信息安全系統(tǒng)的容災抗毀能力,主要包括四個具體指標:恢復時間目標(Recovery Time Ohjective,RTO).恢復點目標(Recovery Point Objective,RPO)降級操作目標(Degraded Operations Objective-DOO)和網絡恢復目標(NeLwork Recovery Ob jective-NRO),小華準備為其工作的信息系統(tǒng)擬定恢復點目標 RPO-O,以下描述中,正確的是()。
下列選項分別是四種常用的資產評估方法,哪個是目前采用最為廣泛的資產評估方法?()
歐美六國和美國商務部國家標準與技術局共同制定了一個供歐美各國通用的信息安全評估標準,簡稱CC標準,該安全評估標準的全稱為()。
()在實施攻擊之前,需要盡量收集偽裝身份(),這些信息是攻擊者偽裝成功的()。例如攻擊者要偽裝成某個大型集團公司總部的()。那么他需要了解這個大型集團公司所處行業(yè)的一些行規(guī)或者()、公司規(guī)則制度、組織架構等信息,甚至包括集團公司相關人員的綽號等等。
保護-檢測-響應(Protection-Detection-Response,PDR)模型是()工作中常用的模型,七思想是承認()中漏洞的存在,正視系統(tǒng)面臨的(),通過采取適度防護、加強()、落實對安全事件的響應、建立對威脅的防護來保障系統(tǒng)的安全。
甲公司打算制作網絡連續(xù)時所需要的插件的規(guī)格尺寸、引腳數量和線序情況,甲公司將這個任務委托了乙公司,那么乙公司的設計員應該了解OSI參考模型中的哪一層?()
為了開發(fā)高質量的軟件,軟件效率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那么開發(fā)效率主要取決于以下兩點:開發(fā)新功能是否迅速以及修復缺陷是否及時。為了提高軟件測試的效率,應()。
目前應用面臨的威脅越來越多,越來越難發(fā)現(xiàn)。對應用系統(tǒng)潛在的威脅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分類,但小趙認為同事小李從對應用系統(tǒng)的攻擊手段角度出發(fā)所列出的四項例子中有一項不對,請問是下面哪一項?()
現(xiàn)如今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信息流通或交互,但自從斯諾登曝光美國政府的“棱鏡”計劃之后,信息安全問題也成為了每個人乃至整個國家所不得不重視的問題,而網絡信息對抗技術與電子信息對抗技術也成為了這個問題的核心。某公司為有效對抗信息收集和分析,讓該公司一位網絡工程師提出可行的參考建議,在改網絡工程師的建議中錯誤的是()。
某單位在進行內部安全評估時,安全員小張使用了單位采購的漏洞掃描軟件進行單位內的信息系統(tǒng)漏洞掃描。漏洞掃描報告的結論為信息系統(tǒng)基本不存在明顯的安全漏洞,然而此報告在內部審計時被質疑,原因在于小張使用的漏洞掃描軟件采購于三年前,服務已經過期,漏洞庫是半年前最后一次更新的。關于內部審計人員對這份報告的說法正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