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銑圖示的內(nèi)、外表面,刀具直徑φ16mm。采用刀具半徑補償指令編程。
某螺旋面的型腔如圖示,槽寬8mm,刀心軌跡為0→1→2→3→4→5→6→0,其中點0,2,5的深度為4mm,點1,3,4,6的深度為1mm,試采用華中數(shù)控系統(tǒng)編程。
用φ6mm的銑刀銑削圖示的三個字母,刀心軌跡為虛線,深度為2mm。
最新試題
選用3mm寬的切槽刀進行切槽加工,若刀位點在靠近卡盤的切削刃一側(cè),則切槽時的定位語句是()。
欲加工Φ6H7深20mm的孔,用刀順序應該是中心鉆、Φ6.0麻花鉆、Φ6H7鉸刀。
繼續(xù)沿著零件的外輪廓加工,對兩個具有圓弧要素的輪廓進行編程,正確的語句分別是()。
加工Φ250-0.021內(nèi)孔時,下列方案中,較合理的工序是()。
車削加工時,刀具在工件坐標系中(X130,Z80)位置,若以此點建立工件坐標系,F(xiàn)ANUC系統(tǒng)正確的編程語句是G50 X130.0 Z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