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shù)商人占據(jù)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xiāng)村手工業(yè)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并預付部分工資,最后收回制成的產品,并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
A.基督教的傳播
B.手工工場的產生
C.新航路的開辟
D.工廠制度的確立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1.單項選擇題10世紀中葉-13世紀中葉的300年間,西歐各地一直在不斷地開墾荒地,從而構成了一場聲勢浩大、為時長久的墾殖運動。在物質利益的驅動下,貴族、教會、農民等各個階層、集團都積極加入了這場運動??梢?,貴族、教會、農民等進行墾殖運動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的號召
B.領導人物的號召
C.物質利益的驅動
D.科技的發(fā)展
2.單項選擇題下列不屬于手工工場特點的是 ()
A.出現(xiàn)了雇傭勞動,工場主是生產的組織者和管理者
B.工人多分工合作
C.與手工作坊相比生產規(guī)模大、產量高
D.反映了封建等級關系

最新試題
1848年后,在馬克思主義影響下,歐洲發(fā)生了多次工人運動,迫使資本主義國家紛紛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不得不給予工人階級更多的民主權利。材料反映當時的工人運動()
題型:單項選擇題
下面為巴黎公社委員會委員(實際數(shù)量共64人)來源統(tǒng)計圖。這體現(xiàn)出巴黎公社()
題型:單項選擇題
明治政府大力倡導歐美式教育,要求華族、士族、平民及婦女等“一般人民”子弟必須“從事于學”,強制貫徹“國民皆學”方針。這些措施旨在()
題型:單項選擇題
“19世紀歐洲這種運輸設施的開展,使先前未曾開發(fā)地區(qū)卷入世界經濟活動內,更因其克服運輸量、畜力、季節(jié)及移動速度等限制,工業(yè)革命成果得以擴大”?!斑\輸設施”最有可能是()
題型:單項選擇題
對下圖所示歷史事件評價正確的是,貴族宣讀“解放”農奴的法令()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