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66歲。右上腹疼痛伴發(fā)熱、寒戰(zhàn)5天,糖尿病病史20年,膽石癥膽囊切除術(shù)后2年。查體:鞏膜黃染,心肺未見異常,肝肋下2cm,壓痛(+),肝區(qū)叩擊痛(+)。血常規(guī):WBC 15×109/L,N 0.85。
該患者目前最重要的治療是()A.手術(shù)
B.應用廣譜抗生素
C.應用保肝藥物
D.抗真菌
E.抗結(jié)核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女,66歲。右上腹疼痛伴發(fā)熱、寒戰(zhàn)5天,糖尿病病史20年,膽石癥膽囊切除術(shù)后2年。查體:鞏膜黃染,心肺未見異常,肝肋下2cm,壓痛(+),肝區(qū)叩擊痛(+)。血常規(guī):WBC 15×109/L,N 0.85。
為明確診斷,首選的檢查應是 ()A.肝臟穿刺
B.腹部X線平片
C.腹部B超
D.靜脈膽系造影
E.腹部膽系造影
男,30歲。間斷性黏液膿血便4年,大便多為糊狀,1~3次/日,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便后腹痛緩解。自服抗生素無效。查體:T36.6℃ , P78次/分。血常規(guī)未見異常。
患者應首選的治療措施是()A.潑尼松
B.硫唑嘌呤
C.甲硝唑
D.柳氮磺吡啶
E.急癥手術(shù)
男,30歲。間斷性黏液膿血便4年,大便多為糊狀,1~3次/日,偶有腹痛和里急后重,便后腹痛緩解。自服抗生素無效。查體:T36.6℃ , P78次/分。血常規(guī)未見異常。
患者結(jié)腸鏡檢查最可能見到的改變是()A.多發(fā)性淺潰瘍
B.黏膜鵝卵石樣改變
C.病變呈節(jié)段性分布
D.縱行或裂隙潰瘍
E.腸管呈鉛管狀
男,46歲。慢性腹痛10年,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fā)病,以餐后痛為主,發(fā)作時自服小蘇打可獲緩解。今日進食辛辣食物后突發(fā)上腹部劇烈疼痛,約半小時后疼痛延及右下腹,伴惡心、嘔吐。查體:腹壁板樣強直,腸鳴音消失,肝濁音界消失。
以下哪項檢查不宜進行()A.胃鏡
B.立位X線檢查
C.血常規(guī)
D.腹部CT
E.診斷性腹腔穿刺
男,46歲。慢性腹痛10年,多在秋冬和冬春之交發(fā)病,以餐后痛為主,發(fā)作時自服小蘇打可獲緩解。今日進食辛辣食物后突發(fā)上腹部劇烈疼痛,約半小時后疼痛延及右下腹,伴惡心、嘔吐。查體:腹壁板樣強直,腸鳴音消失,肝濁音界消失。
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A.急性闌尾炎
B.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
C.急性膽囊炎
D.胃潰瘍急性穿孔
E.急性腸梗阻
最新試題
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并發(fā)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手術(shù)治療,正確的是()
第一日補充液體總量應為()
對判斷預后最有意義的檢查是哪項()
女,79歲,直腸癌患者,因急性腸梗阻入院,腸鏡示:腫瘤直徑6cm,下緣距齒狀線3cm。應選用的手術(shù)方式為()
此患者最有可能的診斷為 ()
男,56歲,體表心前區(qū)、左肩疼痛可提示的內(nèi)臟疾患是()
男,49歲,直腸癌患者,因排便習慣和排便性狀改變?nèi)朐海c鏡示:腫瘤直徑5cm,下緣距齒狀線6cm,應選用的手術(shù)方式為()
患者女性,35歲。陣發(fā)性心悸來診。查體未見異常,心電圖檢查示PR間期>0.12秒,P波提前發(fā)生,QRS波形態(tài)正常。對于患者的治療,下列哪項正確()
患者女性,36歲。心悸、疲勞無力,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3個月,查體:心尖部粗糙的全收縮期雜音,向腋下傳導,不伴震顫。下蹲體位可使雜音減弱。該患者最可能的診斷是()
不屬于闌尾切除術(shù)后并發(fā)癥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