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上的村莊
秦嶺
天,拎著村莊;村,踩著云端;云,罩著崖頂。
站在大渡河畔,我東張西望,唯見白云悠悠,不見一脊一瓦。我在想:那高高的云端之上,真的會是勝利村人的故鄉(xiāng)嗎?
當地文友問我:“你在找什么?”
“云端上的村莊?!?br />
“其實,所謂‘云端上的村莊’,聽著充滿詩情畫意,說穿了那是典型的‘懸崖村’,咱這一帶有很多。至于勝利村舊址,如果不是特別好的天氣,肉眼是看不到的?!?br />
初聞“云端上的村莊”,應該與早先媒體曾經報道過的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阿土勒爾村有關,記得當時我正在家中看電視,熒屏上驚現這樣的畫面:村子在云端若隱若現,峭壁上凌空垂掛著長長的藤梯,崖畔上鏤刻著窄窄的石階,幾十名放學回家的小學生,像一長串貼在懸崖上的壁虎,手腳并用,一寸寸、一點點往上蹭,蹭,蹭……可這次到了大渡河金口大峽谷,我才知道當年的勝利村比阿土勒爾村有過之而無不及。云端里的勝利村,海拔高達一千六百米。當地人說:“人掉下去,就像從天上掉下去一樣,不沾一根草。”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蹦且豢?,我真正懂了李白。
“老鷹茶,茶老鷹,香飄萬里留客人……”
風中,隱隱約約傳來山歌聲,如絲似縷,優(yōu)美婉轉,這應是從勝利村新址傳來的吧??拷蹇?,迎面矗立著一塊高大的石碑,上刻“道林子峽谷第一村”八個大字。朋友曾提醒我,他二十年前和朋友不遠千里下川西,曾攀爬過好幾個“云端上的村莊”,從谷底到村莊,來回平均至少三天時間。很多鄉(xiāng)民與世隔絕,見到他們這些不速之客,目光里充滿了戒備和疑惑。
繞過大石碑,一條開闊整潔、弧度如虹的主街道撲面而來,兩旁是幾十幢鱗次櫛比、錯落有致的川西特色風貌建筑群:民居、超市、賓館、文體活動中心……白墻青瓦,廊檐飛翹,閣樓競秀,古樸中洋溢著時尚,雄渾中飽含著風情。小巷時見小橋流水,門口多有桂樹濃蔭,院內常常雞犬相聞。各種石砌、木搭的花圃、圍墻,玲瓏雅致,風格迥異。三三兩兩的村民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下棋,有的主動和我打招呼,表情善良友好。
街道中央的文化廣場上,三位美麗的彝家姑娘,身穿嶄新、漂亮的彝家服飾,正在介紹這里的老鷹茶:“先生,喝杯老鷹茶吧。”
我問:“一杯多少錢?”
“咱自產的,不要錢,只要你們外邊人常來做客就行?!?br />
其中一個姑娘告訴我,她們幾位并非云端上下來的移民,但她們所在的公司認準了勝利村得天獨厚的旅游前景和發(fā)展商機,專門在這里開發(fā)老鷹茶。云端上的環(huán)境適宜種植老鷹茶。如今人下了云端,茶卻上了云端,種植面積擴大,行銷省內外。三位姑娘手拉手,唱起了《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路旁的花兒正在開,樹上果兒等人摘,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
不用問,進村之前聽到的山歌,一定是這三位姑娘唱的了。我嘗了一口老鷹茶,果然別有風味。
驀然回首,這才發(fā)現身后矗立著一個巨大的石雕,內容展示的是當年勝利村人背著背篼在云端上艱難攀登的畫面。正面題有四個大字:云端移民。石雕背面,鏤刻一行小字:這里的人們來自懸崖絕壁的云端之上。
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大爺正在給游客講云端上的故事:“我們來自云端,來云端之前,湖廣是我們的家鄉(xiāng)……”
我再次把目光投向云端。
(選自《人民日報》2018年4月28日12版,有刪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紫檀沒有這些毛病”一句中“毛病”指的是什么?(請概括回答,答案含標點在內不能超過25個字)
《拿來主義》一文的重點是論證拿來主義,但前面用了大量篇幅論述了“閉關主義”和“送去主義”,對其作用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她們輕輕劃著船,船兩旁的水,嘩,嘩,嘩?!薄逗苫ǖ怼穼@句話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