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xiāng)村教育,是教育陣地一塊相對比較薄弱的區(qū)域。每學期開學,總有老師默默地離開,也有一些新老師悄悄地到來。從較長的一段時間來看,鄉(xiāng)村老師為什么選擇了逃離鄉(xiāng)村,又是什么人選擇了堅守呢?K市教育局組成調研組,走訪了一些鄉(xiāng)村教育的親歷者,聽聽他們心中的真實想法。
小張老師(剛從鄉(xiāng)村小學調入縣城的年輕老師,26歲):我調入縣城的最主要原因是考慮個人問題。不然先不要說工作,就是找個對象都難。那些在縣城行政機關混的人,幾年下來,怎么著也是某某主任、某某長了。但在學校,混成校長的概率很低很低。職稱也是有比例限制的,每次就那么幾個,晉升也很難。如果職稱上不去,那工資也就永遠上不去?,F(xiàn)在中國男女比例失調,女方要求的條件也越來越高,家里有車、縣城有房基本上都是標配了。光靠著工資買房,生活壓力太大了??h城里的機會畢竟要多一點。
人到中年的李老師(41歲):我主要考慮生活方不方便的問題。為了好的生活和教育環(huán)境,大家都在城里買房子,來回跑,不方便。孩子讀高中了,放在村里混也不現(xiàn)實,送城里希望他能接受更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將來能有好前途。我也要跟在身邊,才能放心,畢竟高考也是人生大事。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職稱。對于老師而言,繞來繞去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職稱。我在下面工作快二十年了,還是中級職稱。下面老師晉升職稱的機會太少了,越往上機會越多。我調到城里,是想看有沒有機會再晉升到高級職稱。
中青年教師王老師(33歲):我調入縣城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鄉(xiāng)村學校工作,干得沒勁。鄉(xiāng)村學校根本就不是一個可以施展才華、安心教學的地方。很多必要的教學設施都沒有,多媒體設備申請不到,學生的音樂課體育課沒什么像樣的場地,各方面都跟不上。再說了,我們老師也很難,一切評優(yōu)評模、職稱晉升等好事一般輪不著。教育局對基層教育的干涉十分厲害。課怎么講,教案怎么寫,每學期都有檢查。還要配合學校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評比。一年到頭,老師們疲于應付,真正用于教學研究的時間和精力就相應地減少了許多。也就是說,老師上課,老教師可以隨意指點,校長可以隨意批評,教育局也可以強力干涉。站在講臺上上課的老師卻沒有上課的自主權利,你說可笑不可笑?
小陳老師(29歲,參加工作后一直在鄉(xiāng)村小學任教):我們村是個貧困村,條件什么都比較差,我也很想在這里為孩子們多做點事,改變一下現(xiàn)狀,但現(xiàn)實很尷尬。我也不小了,很多相親對象一聽說學校在這么偏僻落后的地方,都連連搖頭,路還沒有完全修好,連開車進來都不是很方便。人往高處走,每當問起自己能不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長期干下去,信念就會動搖。
大齡青年胡老師(31歲,在鄉(xiāng)村學校任教5年):這幾年來我工作做得算是挺不錯的,按我們當地教育局政策,在偏遠鄉(xiāng)鎮(zhèn)任教的28歲以上未婚女教師,可以申請調往城區(qū)學校。我早就申請了,局里有關領導已經答應,讓我回校填個調動申請表按組織程序報上來。但是學校校長不同意放人,也不給簽字。鄉(xiāng)鎮(zhèn)教師短缺,教育局與教管辦有不成文的內部規(guī)定,隨便放走教師一般不再給補充,以此相互監(jiān)督制約,也有點互相推卸責任的意思。校長不敢簽字實屬正常,如果簽了,教管辦會批評,教辦主任簽了字并上報了,教育局便有了話說。這怎么辦,政策就這樣淪為一紙空文了嗎?實在是非常難辦。
中年韓老師(43歲,在鄉(xiāng)村學校任教20余年):我在鄉(xiāng)村學校任教,確實是喜歡這里,環(huán)境非常好,而且人際關系簡單,學生熱愛學習。我教的班級每學期全縣統(tǒng)測成績都名列前茅。我在這里教學有一種成就感,領導也比較器重。每送完一屆學生想調走的時候,都舍不得走,領導一挽留,就又留下了。老師的假期也比較多,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也不是很少,可以接受。
如果你是調研組成員,請根據“給定資料”,梳理鄉(xiāng)村教師隊伍現(xiàn)存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