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的VB程序段
運行后,當第一次輸入5、第二次輸入11、第三次輸入0后,在窗體上顯示的結果是()
A.x=5
B.x=11
C.9
D.11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不同的排序算法執(zhí)行的效率是相同的,因此只要掌握一種排序算法就可以
B.順序查找和二分法查找都是從數組的第一個元素開始查找
C.“冒泡法排序”也叫“起泡法排序”,是一種比較簡單易懂的交換排序方法
D.排序就是將一個有序序列排列成一個無序序列的過程
A.必須沒有順序
B.可以沒有順序
C.必須從大到小
D.必須從小到大
如下VB程序段
若程序運行時,在文本框Text1中鍵入“Are you happy”,則運行結果是()
A.0
B.1
C.2
D.11
A、6 2
B、6 3
C、2 6
D、2 3
A.順序查找
B.二分查找
C.遞歸算法
D.窮舉算法

最新試題
注釋語句是為方便閱讀而對程序進行的說明,VB提供了兩種注釋語句,當使用()時,單獨占一行,使用()時,可以放在其他語句的行尾。
如果想要將對象引用賦給變量或屬性,則不能使用賦值語句,而必須使用()語句。
如果希望在程序中強制顯式聲明所有變量,則可以在模塊的聲明段加()語句,也可以在“工具“下拉菜單中選擇“選項”命令,在彈出的的“選項”對話框中單擊“編輯器”選項卡,勾選“要求變量聲明”復選框。
模塊級變量使用()或()來聲明,全局變量使用()聲明。
如果希望在過程結束之后還能保持過程中局部變量的值,則應該使用()來聲明為靜態(tài)變量。
當使用Array函數給數組賦初值時,數組變量只能是()數據類型,只適用于一維數組。
在VB中,過程分為()過程和()過程。
在VB中有兩個結束語句:()語句用于結束正在運行的程序,它提供了一種強行終止程序的方法,()語句用于從內存中卸載窗體或控件,在卸載窗體前,依次發(fā)生的窗體QueryUnload和()事件過程。
在VB中,使用()激活錯誤捕獲功能,并將錯誤處理程序指定為從行號位置開始的程序段。
在VB中有一個專門的字符串連接運算符(),此外()也可以作為字符串運算符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