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學來叫醒作文
施戰(zhàn)軍
(1)在我的印象中,打我自己上中學那時起,中學作文的教學方式似乎就沒怎么變過,老師會總結出許多寫作文的模式讓學生去模仿甚至背誦。我對中學作文的印象大概就一直停留在這種“新八股”的狀態(tài)上。
(2)直到我參加今年“北大培文杯”決賽閱卷時,我才發(fā)覺這種印象略有誤差。我當時是看到了河南實驗中學一個叫胡浩然的中學生的參賽作品《蔣扈氏》,它讓我大吃一驚。這是完全不同于中學作文的一篇很成熟的文學作品。小說寫的是孫子蔣紅濤和奶奶的故事,其間貫穿著蔣家難言的困苦歷程。小說完成度之高,令人肅然起敬。
(3)這讓我反過來思考,現在中學的作文教育肯定是有問題的,孩子們不缺乏才華,但他們的才華為什么不能在作文中體現出來呢?溫儒敏教授說主要問題之一是老師的問題。老師現在通常的教學方法只用灌輸知識點的方式,文言文只講字詞不講文以載道;美文講授只重圖解分析不重審美體驗;作文課只講謀篇造句不講啟迪思想……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讓寫作文成為學生的一種負擔。
(4)就像“北大培文杯”一等獎選手新疆七十中的李蕤桐所說:“文字,是作者對讀者的告解,是心靈的自我救贖。”“文字應該是真實地記錄生活。”“寫你所知道的。”“給心靈一個說話的機會。”這是創(chuàng)意寫作耳熟能詳的話語。創(chuàng)意寫作強調“創(chuàng)意第一性,寫作第二性”,首先強調言有物,言有意,其次才是遣詞造句、謀篇布局的功夫。沒有“說什么”的問題,哪會有“怎么說”?所以,我們強調讓作文回歸事物,讓想象回歸現實,回到文學的起點上來,讓文學來叫醒作文。
(5)寫作能力的高低意味著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有多大,甚至也可以衡量一個人對文化的理解程度。因此,寫作不僅體現寫作者基礎知識的長度和寬度,更包含了他認知世界和理解社會的能力。在此基礎之上,才能展現他感受人生、想象未來和編織夢想的能力。這是一種寫作的美德。因此,最重要的是,讓青少年親近文學,懂得訴說人生,不一定是要把他們培養(yǎng)成未來的作家,而是為了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健康成長,進入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助于他們成為一個會思考的人,一個幸福的人,一個更好的自己。在這個程度上,正如曹文軒教授所言:“讓成千上萬的青少年愛上寫作,這是對中國教育的特別貢獻。”
(6)這種回歸完全可以實現文學寫作與中學作文的良性對接,要用文學的石子激活作文這潭死水,作文教育不能再裝睡了,裝睡的人也許偶爾會做夢,但是永遠不能看到現實。作文甚至語文的教育應該是最有溫度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們在水里火里,在人生里,在社會里,學會生活,學會理解,學會愛,而不僅僅是在作文紙上排列字句。我們文學界應該和教育界一起擔起這個責任,因為孩子是我們民族的未來,我們應該對青年有一個方向的引導,解放他們的想象力,提高他們認知世界的能力,充分展現他們的才華,進而才能把他們培養(yǎng)成為具有獨立人格的現代青年。
(選自《光明日報》2016年12月06日05版,有刪改)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賈平凹的散文總是讓人有親切之感,有警醒之感。親切來自他的細膩,而警醒則來自他的敏銳。”圍繞這一評價,將你的閱讀心得寫下來。寫作提示:①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方向來寫,也可以二者結合起來寫,如果另有其他獨到的收獲也可以寫;②不少于150字;③書寫規(guī)范,卷面整潔。
閱讀文章《母親的心》①~④段,說說母親冒著春寒去找螃蟹的原因有哪些?
文中的“幾乎”能否去掉?為什么?
請你從修辭的角度,賞析句子“一早一晚的斜風里,葉子就活動起來,天幕的襯托下,看得見那葉背面了了的綠的脈絡,像無數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婦,豐姿綽約的,作一個嫵媚的笑?!?/p>
“小屋在山的懷抱中,猶如在花蕊中一般,慢慢地花蕊綻開了一些,好像層山后退了一些?!保ā段业目罩袠情w》)對這句話分析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小屋的光線()富于科學的時間性,()富于浪漫的文學性。
“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睂@句話分析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下列對《雷雨》內容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文章《論真性情》第⑸段寫到:“你說,得活出個樣兒來。我說,得活出個味兒來?!苯Y合上下文說說兩個加點短語的含義。
欠債還錢,本是天經地義。父親卻勸“我”不必催促,你認同父親的這種做法嗎?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