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男生張吉波,還是在他10歲時父母就離異了。他隨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吉波熱情而有孝心,平時看到媽媽內外忙碌,就總是搶著幫媽媽做事。但他總是特別粗心,在家里舉胳膊伸腿,不是打翻了壺就是碰掉了碗,做作業(yè)也是毛手毛腳,馬馬虎虎的。媽媽說了無數次,可他總是改不了,他媽媽遇事只好不許他動手。為此,他媽媽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師,老師就有意地訓練他。“我的眼鏡忘了拿了,請你幫我拿,可別碰壞了,那是一幅很貴的眼睛??!”吉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鏡拿來,沒有碰壞。
“我口渴極了,請幫我倒杯水,倒?jié)M點,可別撒了!”于是,一杯滿滿的水輕輕地放在老師面前,一點兒也沒灑。
每當這時,老師就鼓勵他:“我看你媽媽說得不對,其實你很仔細,今后做什么事都要這樣?!?br />
后來,老師又讓他衣服破了自己學著補,參加學校美術社學畫畫,就這樣,他終于進步了,變得非常細心和有耐心。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前道德階段
B.他律道德階段
C.自律道德階段
D.后道德階段
A.命題
B.網絡
C.圖式
D.產生式
最新試題
群體在討論后,其決策比其成員的初始決策傾向更為極端,可能更加冒險或更加保守。這種現象是()
某學生為了證明自己而選擇某門課程的學習。他這種學習動機屬于()
心理咨詢的()是指咨詢人員應以尊重、信任、真誠、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努力和求助學生建立起朋友式的信賴關系,從而保證咨詢的順利進行。
()不是心理健康的標準之一。
根據科爾伯格的品德發(fā)展觀,當個體的道德判斷重視講原則,并處在能與人共同承擔責任的水平時,其品德發(fā)展進入了()
從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看,對大學生開展生涯輔導屬于實施()的心理健康教育。
自我效能感包括結果預期和()
大學生人際交往中十分注重感情交流,講求情投意合和心靈深處的共鳴,這體現了大學生人際關系的什么特點?()
在學習動機的理論中,成就動機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三人成虎”意指有三個人謊報集市上有老虎,聽者就信以為真了。這種心理傾向被稱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