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題牌板應懸掛在人行道一側,上平面距底板高度不超過1.8m,距離迎頭巖(半煤巖)巷不超過400m、煤巷不超過500m。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最新試題
巷道兩幫的變形與破壞,其主要形式是出現(xiàn)()、幫開裂或破壞、幫小塊危巖滑落或片幫等。
題型:單項選擇題
截割和支護兩大工序是交替進行的,裝、轉、運是與截割()進行。
題型:單項選擇題
由于采掘活動的影響,在采掘空間周圍巖體中及支護物上產(chǎn)生的()稱為礦山壓力,簡稱礦壓。
題型:單項選擇題
錨桿的錨固方式可分為端頭錨固和全長錨固。
題型:判斷題
在重新分布過程中促使圍巖產(chǎn)生運動,導致圍巖發(fā)生變形、斷裂、位移,直至垮落。
題型:判斷題
綜掘工作面破煤(巖)是由掘進機的截割機構運動來完成的。截割頭不可以到達工作面任意部位。
題型:判斷題
矩形、梯形巷道的凈高度是指自道碴面或底板至頂梁或頂部噴層面、錨桿露出長度終端的高度。
題型:判斷題
錨桿的間排距一般取0.6m、0.8m和1.0m,頂板條件良好或采用聯(lián)合支護方式時可取1.0m和()m。
題型:單項選擇題
錨桿的布置只有“矩形”布置一種方式。
題型:判斷題
中心線是巷道掘進走向()的基準線。中心線一般按巷道中心標在巷道頂板或支架上。主要采區(qū)準備巷道應使用激光定向儀標線
題型:單項選擇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