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承認規(guī)則。 (2)改變規(guī)則。 (3)審判規(guī)則。
(1)上帝之法。 (2)實在法。 (3)實在道德或實在道德規(guī)則。 (4)比喻性的法律。
(1)重視宣傳教育。 (2)使公民形成尊重法律的習慣。 (3)謹守法律上和行政上的正義。
(1)法是主權者的意志和命令。 (2)法的普遍性。 (3)法的規(guī)范性。 (4)法高于人們之間的權利義務。 (5)法的強制性。
(1)保護的正義。 (2)交換的正義。 (3)分配的正義。
(1)政治與文化的革命。 (2)批判與重建民主制度。 (3)政府組織的變革。 (4)經濟組織的變革。 (5)財產制度的革命。
最新試題
馬基雅弗利認為進行統(tǒng)治的手段不外是()。
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重要意義在于()。
在阿奎那那里,人法包括()。
提出“公法是與國家組織有關的法律”的法學家是()。
從理論上闡明法的產生和發(fā)展、本質和特點、創(chuàng)制和實施等問題的是()。
羅馬法學家普洛庫爾派主張()。
蘇格拉底認為法是()。
馬基雅弗利認為君主應具備的本領是獅子的威力和()。
西方法律思想史屬于()。
學習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方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