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上邊緣
B.中心
C.下邊緣
D.視具體情況而定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確定
A.10
B.12
C.14
D.8
A.首傾
B.尾傾
C.正浮
D.縱傾狀態(tài)不定
A.減少
B.增加
C.不變
D.變化不定
A.平行下沉
B.橫傾
C.平行上浮
D.縱傾
A.船舶排水體積的形心
B.船舶水線面面積的幾何中心
C.船舶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
D.船舶傾斜前后兩條浮力作用線的交點
船舶進出不同水密度水域時平均吃水改變量計算公式為。公式中,密度ρs為()。
A.新水域的水密度
B.原水域的水密度
C.標準海水密度
D.標準淡水密度
A.7.66
B.7.86
C.8.06
D.8.26
A.6.45
B.7.00
C.7.10
D.7.48
A.平均吃水變化1cm時船舶浮力的改變量
B.平均吃水變化1cm時船舶排水量的改變量
C.正浮時排水量變化1t船舶其吃水變化的厘米數(shù)
D.A、B均是
最新試題
海水密度的增加()。
當()時,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小于等容吃水。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噸數(shù)TPC在數(shù)值上等于()。
某輪排水量Δ=17272t,由密度為ρ1=1.014g/cm3的水域駛入密度為ρ2=1.002g/cm3,每厘米吃水噸數(shù)TPC=24.18t,則其平均吃水改變量為()m。
在水尺標志中,其數(shù)字高度和兩數(shù)字間距()。
對于箱形船而言,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噸數(shù)TPC隨船舶吃水的增加而()。
某船正浮時由淡水進入海水,漂心在浮心之前,則在海水中時()。
某輪漂心在船中前,則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船舶等容平均吃水。
某船由密度為ρ1=1.021g/cm3的水域駛入密度為ρ2=1.004g/cm3的水域,船舶排水量Δ=12015t,每厘米吃水噸數(shù)TPC=16.82t/cm,則船舶平均吃水改變量為()cm。
船舶平行沉浮的條件是:少量載荷增減于()的垂直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