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0
B.1.5
C.2.0
D.2.5
您可能感興趣的試卷
你可能感興趣的試題
A.5
B.10
C.15
D.20
A.從巖體上分離巖石一清理巖石一支護
B.從巖體上分離巖石一支護一清理巖石
C.支護一從巖體上分離巖石一清理巖石
D.清理巖石一支護一從巖體上分離巖石
A.100
B.200
C.300
D.400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A.1.0
B.1.5
C.1.8
D.2.0
最新試題
在地質(zhì)編錄中,坡角的上坡標記為()。
根據(jù)礦體的揭露情況及坑壁的平整情況,一般在首選壁的腰線()位置布樣。
沿脈坑道中圈定礦體時,無礦地段的剔除標準一般為上下工程對應時為10~15米,工程不對應時為20~30米。
坑道方向改變后,坑壁上巖礦層的傾角線、頂板上的走向線在繪圖時,方向和角度都有變化,出現(xiàn)巖石花紋不連續(xù),可用()在轉(zhuǎn)向處分開。
鉆探工程終孔后,應按要求進行封孔,并做好封孔記錄。一般要求封孔水泥柱進入基巖長度不應小于5米,礦體所在部位、礦體頂板以上5米、頂板以下5米應封孔。對封孔質(zhì)量進行驗證時,應進行透孔質(zhì)量檢查,透孔檢查率為5%~10%,若發(fā)現(xiàn)封孔質(zhì)量存在問題,應進行重新封孔。
采用米·克/噸值圈定礦體時可以外推(以米·克/噸值圈定的薄脈型礦體除外)。
地質(zhì)樣品采樣方法分為取心法、刻槽法、剝層法、全巷法、連續(xù)打塊法、集束刻線法、方格法、撰取法等。
按坑道與礦體關(guān)系,分為穿脈坑道(簡稱穿脈)及沿脈坑道(簡稱沿脈)。穿脈橫向揭穿礦體,沿脈順礦體走向,其中在礦體內(nèi)部的稱脈內(nèi)沿脈,在礦體頂、底板圍巖中的稱脈外沿脈。
坑道都是從坑口起“()”開始編錄,一般用壓平展開法繪制兩壁一頂。
為了與采樣平面圖及地質(zhì)圖等對應,素描時,一般圖的左側(cè)方位角為(),右側(cè)為0°~180°。